336
文旅资源
/col/col68989/index.html
泰安非遗
/col/col69027/index.html
欢迎访问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简体
/
繁体
无障碍浏览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畅游泰安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旅资源
>
泰安非遗
泰安非遗
泰安文物
泰安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功夫 中华子午门
发布时间:2013-04-17
浏览次数:1
来源:本站原创
中华子午门功夫发源于宋代,现泰安市东平县东平湖畔的六工山建福寺,是我国民间武术四大流派之一。根据普查,自宋朝年间至今,中华子午门功夫已传承二十二代。
中华子午门功夫是泰安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浒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中华子午门功夫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进了民族气质,融入世界文化等诸多因素,特别受齐鲁文化、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熏陶和滋养,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和文化特色,带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间武术流派的特征。其武术套路多以人名命名,拳名与人名结合起来,拳法和好汉们的英雄行径结合起来,形成掌如其人,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民间武术,共同构建起中华子门功夫。中华子午门功夫在套路、内功、器械等方面与其他民间武术有着巨大差别,该功夫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具有独特的技术特征。
生活在东平县的王氏家族为了让这一特色武术流传下去,不仅全面继承了中华子午门功夫传统的练法,而且广泛吸收了当地民间流行的各种门派武术练法,形成了现在独具特色的中华子午门功夫。中华子午门功夫经过历代传承,不仅保留了中华子午门原有的拳法套路,而且有许多创新和发展。二十一代传人王绪军先生自幼随父母生活东平湖畔大安山镇,从小就受到家庭习武传统的影响,对武术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为了把这项古老的传统武术发扬光大,王绪军出资、寻访、挖掘、整理水泊八百里一带散落在民间的诸家好汉遗传下来的拳路与功法,在完整地保持中华子午门功夫传人武学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了湖北武当、河南嵩山少林寺等地的武学技艺,特别是将当代各武术流派和中华子午门功夫有机揉和在一起,将其打造成当今武术界的一种绝技。他高举泰山文化品牌,用古老的传统武术演绎着泰山古老的故事,丰富充实了泰山文化的底蕴。其子二十二代传人王全先生的中华子午门功夫不但技艺高超,而且在习武的过程中注重武德修行,在传统的基础上有许多重要创造,其武技在泰安乃至山东及全国当属佼佼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