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0004341240H/2020-003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情况 |

按照市委督查室通知要求,为迎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11月中下旬实地督查通知要求。市文旅局高度重视,立即对2020年度我局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集中督查调度情况如下。
一、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方面,因受新冠疫情冲击和影响,文旅企业受灾严重、损失巨大,保文旅行业职工就业、保文旅企业生存发展成为当务之急。“稳”是大局,“保”是底线。为认真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优势,帮助受疫情冲击的市场主体纾困解急,顺利渡过难关,持续开展金融帮扶中小微文旅企业融资对接系列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主动作为,全面摸清受灾严重文旅行业信贷需求
3月23日,市文旅局党组书记侯卫国、局长苏雪峰对旅行社受灾情况展开调研;5月29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分工领导组织泰安市旅行社协会与部分银行机构进行座谈;摸清了全市183家旅行社融资需求情况,并分别与多家银行进行了对接。截至目前,40多家旅行社被中国银行东岳支行成功放款200万元;34家旅行社成为岱岳区农商行的新增有效客户,新增有效授信金额达810万元。
(二)发挥职能,用足用好文旅政策缓解疫情冲击影响
受新冠疫情冲击,今年第一季季度我市文旅行业几乎全面停摆。为缓解疫情影响,2月28日,泰安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共渡难关的通知》,制定了财政、金融、社保、税收等10条纾困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费率、减免逾期利息,在原有贷款利率基础上下浮至少10%,成为全省市级层面率先出台的文旅行业专项扶持政策。政策印发后,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240家非国有旅游服务业企业,今年3-4月份,社保、纳税、房租、水电等主要生产经营性成本指标的月平均数额为1082.05万元,减免505.4万元,缓交80.8万元;退还全市156家旅行社部分质量保证金共计1480万元。与此同时,为帮助失业导游人员暂时渡过难关,市文化和旅游局紧盯省人社、财政、人行部门联合下发的“创业担保贷”系列政策,主动与市人社部门取得联系,6月中旬,在其指导下组织全市1500余名导游人员调研摸排,全面掌握失业导游人员申报“创业担保贷”的需求情况,并积极牵头策划针对失业导游人员及中小微文旅企业的“创业担保贷”专题政策说明会,扎实地做好“保就业促稳定”、“保企业促稳定”的工作。
(三)保企促稳,整合推出“泰安文旅六保贷”金融产品
为降低中小微文旅企业融资成本,解决融资需求燃眉之急,6月26日,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等单位,整合推出了“泰安文旅六保贷”金融支持文旅企业系列产品,将全市21家单位及金融机构的41款金融产品汇编成册,为方便在全市文旅企业之间传播,还特别制作了网络版手册,发布仅三天即被在线浏览1260余次。为进一步加大“泰安文旅六保贷”金融支持文旅企业系列产品的宣传力度,我们还向县市区(功能区)下发了推广宣传通知,近期还将对纳入网络手册的金融产品,统一录制产品说明视频,通过“慧游泰山”官方平台,开辟“泰安文旅六保贷”特色功能模块进行宣传推广。
(四)深入落实,扎实开展金融支持文旅企业融资对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金融支持文旅企业决策部署,帮助文旅企业战胜疫情、渡过难关,5月29日,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泰安银保监分局,牵头召开了“银企联手·共赢未来—2020年文旅行业政银企对接交流洽谈会”,11家金融机构与8家旅游行业协会(代表3467家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接。6月5日,又紧接召开了“银企联手·共赢未来—中国银行泰安分行·泰安市旅行社协会六保融资对接会”,市旅行社协会组织54家旅行社与中国银行泰安分行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对接。6月30日,市政府召开了“政府牵手·银企联手—金融帮扶文旅企业暨‘泰安文旅六保贷’系列产品说明会”,19家金融机构、9家文化和旅游协会、27家融资需求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扎实开展金融帮扶中小微文旅企业融资对接系列活动,目前已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保障文旅行业复产、稳产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已支持文旅行业贷款13.1亿元,占总贷款规模10%左右。截至目前,“泰安文旅六保贷”文旅行业5月份贷款余额750230.37万元;6月份贷款余额753279.15万元,环比增加3048.78万元,环比增长0.41%;7月份贷款余额834302.8万元,环比增加81023.65万元,环比增长10.76%。
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举办第四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力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引导和扩大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我市于2020年 4月至 12月举办了第四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
1、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根据《第四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我市以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及时出台了《第四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市直其他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功能区共同参与的第四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组委会。各县(市、区)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保障了本地消费季有效落实。从而形成了市县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组织体系,有效保障了全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2、积极策划主题活动
为积极申报第四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定向券发放活动,先后策划了“绿水青山乡村游·泰安人游泰安”、“文化惠民集”、“全民健康跑”、“东岳云庙会”四个活动。有两个活动被鲁文旅消费办确定为首批定向券活动,获得20万元省级活动定向券。为积极配合省厅开展“暑期主题活动”、“多彩金秋消费月活动”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消费氛围,我市每次发放消费券,都积极策划启动仪式,制定发券方案,至今已连续举办“书香泰安·全民爱阅读”、“书香新泰·全民爱阅读”、“开卷有益•桃都书香阅读月”、“悦读拾光•优惠一夏•书香宁阳”、“书香东平·多彩暑期”、“泰有引力·惠吃惠玩惠生活”、“惠游岱岳·吃喝玩乐go”、“多彩金秋·趣宁阳·鸣天下”、“多彩金秋·惠享文旅”九项系列活动,发放了125万元消费券。为深入开展2020年“全民阅读·书香泰安”活动,在泰山文化城、文友书店又分别发放了30万元和10万元市级定向券。为培育和推动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在鲁普耐特、泰山温泉城又各发放了20万元市级定向券。
3、探索创新组织机制
为解决因签约流程繁琐而导致文旅企业消费季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我市主要在审核及平台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今年我市由往年的线上审核企业资质及产品改为线下,签约企业数量也由往年的20多家增加至今年的50多家;二是积极对接省银联公司,经反复协商,我市可利用“云闪付”平台进行发券,同时双方按照4:1的承担比例,省银联无偿出资25万元支持我们发放消费券。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根据“泰安老街”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由政府投入引导资金、参与商家投入促销资金、第三方平台投入活动补贴资金的运作方式,组织实施“寻味老街·乐享优惠”抽万元大奖活动,开展以餐饮行业为主题的文旅活动,引爆消费热潮,打造消费新热点,助力商圈经济发展。
4、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今年因受新冠疫情冲击和影响,文旅消费潜力遭受巨大抑制。为促进消费加快回补及消费潜力有效释放,我市加大了消费券发放力度。市商务局牵头市文旅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春暖花开·畅享泰安”促进消费活动,开展了“四大主题活动”—“美食”消费活动、“畅游”消费活动、“乐购”消费活动、“爱家”消费活动,发放了900万元消费券,有力提振了全市消费信心。为提振夜间经济,市文旅局出资100万元引导泰安老街开展“寻味老街·乐享优惠”抽万元大奖活动和“开元盛世、爱琴海·第三届泰山美食节”活动,全力推进特色街区打造。为激发更大的文旅消费潜力和热情,市文旅局又出资205万元发放市级定向消费券、通用消费券,取得了较好效果。
5、加强部门相互联动
在市委宣传部及各县市区政府的积极支持下,我市加大了对新华书店的扶持力度,举办了多起由市委宣传部支持,市文旅局和县市区政府主办,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新华书店、银联商务联合承办的第四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书香泰安·全民爱阅读”系列启动仪式。8月18日,我市在泰山书城正式启动了第四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书香泰安·全民爱阅读”活动,向市级新华书店发放了20万元的市级定向券。8月21日,又分别在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新华书店中心门店正式启动了第四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书香新泰·全民爱阅读”、“开卷有益•桃都书香阅读月”、“悦读拾光•优惠一夏•书香宁阳”、“书香东平·多彩暑期”主题活动,分别发放10万元市级定向券,共计发放40万元市级定向券。
6、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为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依托消费季官方网站及微博、微信公众号、市内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专栏等,发布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活动资讯,掀起宣传推广热潮,提高消费季活动的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我市先后举办的第四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启动仪式等10余项活动,均在各类广播、电视、报刊、微信等媒体渠道进行了宣传报道,绝大多数在省文旅厅《舆情日报》上给与刊发。
7、加大企业征集力度
第四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各类征集通知下发后,我们及时转发各县市区、功能区文旅部门,指导督促并组织动员各县级文旅部门积极开展征集工作。由于征集工作量大,市级征集人员少,为了扎实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创新采取了购买服务的方式征集文旅企业,专门拿出10万元经费购买技术服务团队,协助我们完成文旅企业的培训、宣传、发动、征集、审核、签约等活动,并帮助我们策划主题活动,加强微信公众号宣传等多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征集发动100多家文旅企业参加惠民消费季活动,其中省文旅厅审核通过并完成网络签约企业43家,最终完成与省厅纸质协议签约企业27家,与市文旅局完成签约企业110家。
8、加强消费数据监测
截至目前,“春暖花开·畅享泰安”促进消费活动发券9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7764.5万元,参与商户41845家,领券人数165584人,用券人数115256人;“寻味老街·乐享优惠”抽万元大奖活动和“开元盛世、爱琴海·第三届泰山美食节”活动发券1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1965万元,参与商户260余家,领券人数91600人,用券人数64320人;第四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发券205万元(领券用券日期截止到12月15日),目前已用券119.652万元,直接拉动消费约328.715万元,领券人数 15570人,用券人数14861人;第四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主题活动已开展数量126次,活动场次40198次,参与人数近400万人,直接带动消费1.28亿元,间接带动消费2.38亿元,活动视频及照片12657个。
(二)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1、任务目标:建成泰安市“文化生活满意度提升管理平台”,数字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2、具体措施:打造泰安市“文化生活满意度提升管理平台”,推进文化惠民攻坚行动,推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依托“慧游泰山文旅平台”推进数字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县(市、区)、功能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平台。
3、工作进展:开发建设“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大数据管理平台,把全市90个乡镇文化站长、3739个村级文化管理员和所有证照齐全的庄户剧团,统统纳入文化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平台上传照片和视频资料,系统自动生成分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实行每月一总结、每月一通报、每月一奖励的“三个一”工作管理机制,激励基层工作积极性。
(三)开展“戏曲进乡村”惠民工程
强力推进“戏曲进乡村”惠民工程多管齐下,截至10月底,录入管理平台的庄户剧团达到152家、文化演出活动达到3524场。送戏下乡2682场、公益电影放映6384场。基层文化服务效能提高、机制创新,呈现内容供给有人气,服务形式受欢迎,群众满意愿参与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