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山道教音乐:回荡在东平湖畔的古韵遗风
发布日期:2021-12-21 浏览次数:1
最泰安

东平湖烟波浩渺、水接遥天。这里山排巨浪、群峰环立;这里风光旖旎、山水宜人;这里不仅撩拨了仁者文人创作的激情,也触动了智者音人点缀的豪迈……音是山之魂,乐为水之韵,山水乃音乐之渊源。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腊山道教音乐、端鼓腔,正是浓缩、流淌在这山水之间的民族艺术精华。

腊山道教音乐

腊山道教音乐初时由道教龙门派始祖邱处机所创。他的弟子龙门派第十代住持杨清荣,江苏镇江人氏(1478年—1548年),在腊山修建“祥龙观”。杨清荣擅长笙、管、笛、箫等乐器,发展了道教音乐,经过历代道徒反复演练、创作,逐渐形成自为一体的腊山道教音乐。兴盛时道徒多达300余人,边舞边奏,象“达教”就是一种演奏、舞蹈相结合的表演形式。第十六代传人祁合智、第十八代传人杜永奎、雪永琴等在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曾多次参加省、市、县民间音乐汇演。2008年6月,“腊山道教音乐”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腊山道教音乐与崂山道乐不同,主要以吹打乐见长。清末民初,道长祁合智用锡做成小管,又称锡管,形似去掉铜碗的唢呐,被列为寺庙音乐的主要乐器。其弟子张教普对此乐器演练娴熟,吹奏技巧颇精,由此构成了寺庙音乐的特色。

腊山道乐鼎盛时期,每逢庙会、山会期间,为赶会者演奏助兴。1958年,道士杜永奎曾在“祥龙观”办起了“腊山音乐大学”,招收学员200余人,主要传授道教音乐演奏技艺、乐曲。1986年,当时由泰山道教协会和东平县文化局录制了十二首曲牌,发表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山东卷》上。中央电视台4台录制的腊山道乐,多次播放。腊山道教音乐从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至今已500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10位龙门派住持的精心演练,流传至今。龙门派道乐第十九代传人,俗家弟子岳耀海,道号岳元庆,为腊山道教音乐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10月20日上午,国家级非遗项目“东平县腊山道教音乐”第二十代传承人岳元征,在县城端鼓腔戏社举行仪式,收八名弟子为腊山道乐第二十一代传人。

端鼓腔

“端鼓腔”又名“端舞戏”“端公戏”,流入东平已有百年历史。2009年“端鼓腔”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鼓腔”演唱时无管弦乐器伴奏,只有几面圆形的单面羊皮鼓,鼓柄末端大铁环上套有九个小铁环,伴奏者用竹篾敲打鼓面,同时晃动铁环。演员根据戏中人物需要,化妆表演,众渔民群聚观看。

东平湖沿岸老湖镇、商老庄乡、戴庙镇等地生活着大量渔民,原来专为“敬河神”所演唱的“端鼓腔”,逐渐演变成渔民庆贺丰收、婚娶寿宴等活动的娱乐形式。“端鼓腔”有成套的规范唱腔,有大批经典曲目,深受渔民群众喜爱。渔民群众在打鱼的船头,在织网的湖滩,在节日聚会,在休闲时光,都能有板有眼地唱上一段“端鼓腔”。

大型的“敬河神”活动,每年腊月举行一次,喜悦的渔民祈求平安,庆祝丰收,欢度春节,笑迎新年。各自忙了一年的渔民,亲戚朋友、乡里村邻欢聚一堂,叙叙旧情,谈谈希望,“端鼓腔”的表演同时是渔民群众亲情的纽带,友谊的桥梁。“端鼓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使之传承发扬,具有深远的意义。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梁 编辑 张帅 审核 晁彤彤】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