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文旅"大家拍"首期评出15幅优秀作品!摄影大咖评析画中意,让文旅影像"活起来"
发布日期:2021-12-09 浏览次数: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文友杯”泰安文旅“大家拍”

泰山之巅观云观山、桃花源下是我家、五埠岭的故事……经过专家评审和网络投票,12月6日,“文友杯”泰安文旅“大家拍”活动评选出11月月度优秀作品。15幅作品中,有泰安代表性景点,有文化惠民送戏下乡,也有崭新的演出场馆和大型文化演出,从泰山景区到新泰市、肥城市、东平县,展现着泰安各地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风貌。

11月1日,“文友杯”泰安文旅“大家拍”活动正式启动,截止到11月30日首期活动结束,根据统计,累计参与作者 131人,有效作品303份,总计网络投票数 122009票。在首期活动收到的投稿作品中,有泰安的绝美风景,泰山日出云海、彩虹飞跨西湖、粥顶山上俯瞰泰城;有泰安的文化味儿,五埠岭戏台、九女峰书房、党史教育基地;也有泰安老旧建筑对比,见证着岁月变迁。结合专家评审打分,15幅作品从其中脱颖而出,获得11月月度优秀作品奖。

在专家评审现场,5位专业摄影师从作品内容、摄影水平等方面,对整体投稿作品给予了肯定,投稿作品数量可观,题材多种多样,画面色彩丰富,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泰安文旅特色。专家表示,活动意义不言而喻,其初衷不是为了培养专业摄影家,但确实激发了更多人发掘自身摄影潜力,拿起相机、手机记录文旅点滴。最重要的是,通过活动的持续、覆盖人群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让大家更关注泰安文旅产业项目,关注泰安城市变化,记录泰安市民的幸福生活。

镜头背后

几位获奖作者,给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他们中有文化从业者,有大学生,有环卫工,也有早已退休的企业工人,以他们细腻的心思,观察着泰安,热爱着生活。

“泰山沉睡的巨人石像”作者刘佐仓是泰山南天门管理区一位普通工作人员,在山顶工作的3年间,拍摄了无数泰山美景,春夏秋冬、游客往来,都被他一一记录,“虽然天天在山顶,但每个风景都看不够,泰山是永恒的宝藏,每个风景都值得珍藏。”

济南市民王卫东的作品“天烛神光”也来自岱顶,早上8点拍摄于玉皇顶向北位置,雨后初晴,雾气缭绕中泰山逐渐露出真颜。他说,10多年来,每逢周末都会约三五好友来爬泰山,自己又爱好摄影,用镜头记录泰山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泰安粥顶山凭借茵茵绿草和俯瞰泰城的优势位置,在这几年成了“网红山”,爱好骑行的大学生郭超在盛夏傍晚骑车来到山顶,拍下了自己的车子,回去仔细端详,才发现车子不远处还有两个年轻的背影,在落日映衬下这个“巧合”给画面平添了些浪漫。

今年10月,泰安市文旅局的文艺“轻骑兵”又下乡了,送戏到新泰,演出直到晚上,但观众却只多不少,蒋慧拍下了人群中一个小娃娃,打着哈欠的娃娃明显有些困了,但眼睛却还盯着舞台,“抱着孩子的应该是奶奶,从演出开始就在这看,孩子看得很认真,我也很幸运抓拍到了这个瞬间。”在肥城五埠村,一场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正在进行,“五埠岭的故事”作者戴巍说,他等到很晚才拍到这张照片:泰山皮影传承人范正安演着皮影戏,村里的几位老人在舞台前看得津津有味,安静的小村庄因为皮影戏变得热闹起来。

在泰安文化艺术中心的保利剧院,则是另外一种热闹,7月18日首演日,音乐史诗《东方红》在此上演,全新的剧场和高品质的演出让观众大饱眼福,泰安本就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优秀演出品牌的引入,让泰安市民今后有了更多文化选择。

12月12日上午10点,将在泰安文友书店为月度优秀作品奖发放奖品,奖品为文学图书《白鹿原》以及小米同款双肩背包(颜色随机)各一份,请获奖者携带有效证件领奖。

获奖作品及点评

作品点评人:

泰安日报原美术总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解九江

刘纪学 秋风古庙

《秋风古庙》点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湿润的空气总是能带给人一些情怀,正如画面中的古庙,即空寂,又似乎能听到些许诵经声,草木深处,楼阁隐现,岁月的味道在秋风中慢慢溢出。

好的作品,是能用情景打动人的。这幅作品取材于泰山岱庙的雨花道院,角度的选取对表现院落的幽深和禅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人说,庭院深了,就有了通幽之感,这也是道院本身带给人的心理暗示,在这幅作品中,“满地黄花满地伤”配上雨后的残叶,感官上又强化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但如果不是雨后拍摄,那么画面中的金瓦、黄叶、白墙,色调的递进关系就不会这么协调,树种各异、枝叶扶疏的植被就不会都处于调和色内,“大调和小对比”的色彩运用法则在这里就不灵验,古庙的表现就会直白,这种意境便难以凸显,这也是作者拍摄时机的成功。另外白色的院墙、白色道路占据画面主要位置,走向有序,节奏感强,又是跳色,形成的视觉中心固定了我们对庙宇布局规整的印象,所以画面看似很乱却感觉不乱,这也是一种借助读者都存在惯性思维的一种表现手法。

不足之处是画面影调稍显干涩,如能在后期调整中适当柔润一下,效果会好些。

李大峰 泰山之巅观云观山

王卫东 天烛神光

刘佐仓 泰山沉睡的巨人石像

郑晓萌 西湖唱晚

《西湖晚唱》点评:“夕阳西下碧波中,画里瀛洲绿映红。禅寺暮中听欲静,湖山晚爱一船风”。诗是杭州一位老人写西湖的,这张照片拍的也是西湖,当然此西湖不是彼西湖,而是泰山西湖。

画面很美,暖色的调子配合纯色的黑,纯净通透,远山湖水的高对比度,形成了黑白灰三级影调透视,自上而下白—黑—白—灰—白,节奏感明确,无杂色干扰,无线条穿插,山是山,水是水,印证了纯美,体现了夕阳西下中,山水瀛洲的画意感。

画面也很有意境,一山一水一扁舟,两人独钓一江秋。船虽小,却是画面的趣味中心,从设计学的角度来讲,在单纯的环境中,主体越小越达意,主体越小越精致,这也是很多人能看到在一张报纸的大版面中,有些广告往往不设计任何要素,只有区区几个小字或图案,就能起到很好宣传作用的创意。主题小,成就了这幅作品的意境,船中人物的无论是垂钓还是赏景,都使画面具有了暮中听欲静、晚爱一船风的感觉。

郭超 余晖落尽暮晚霞

《余晖落尽暮晚霞》点评:法国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说过,摄影的本质是“新奇”,他认为摄影应该像戏剧学习艺术,而非像绘画学习。这说明两件事:一是拍摄的对象或是手段要具有新鲜感,二是摄影应该学习戏剧会讲故事的能力。

这张照片视觉感比较强势,低角度拍摄的单车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位置,构图新奇,画面主体不是主人而是和他们有关联的物体,这样“突发奇想”的构图摆布也新奇,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算是符合巴特的第一种理论吧。

爱的旅途总会有那么几个驿站让人难以忘怀,夕阳下,草地旁,相拥而坐,跋涉中的小憩带来的不仅仅是体力的放松,更有情人间的卿卿我我,看随手扔掉的单车,不完美倾斜的画面,便有了故事的开始,率性、真诚、随意,这种经历过年轻的人都有过的场景在图片中再现,是不是能读出了你我的青春往事?这便是图片讲故事的能力。

好的照片往往不是刻意而求之,符合新奇,就能让人眼前一亮;会讲故事,便超越了画面,让思维有了延伸……

不足之处在于俩人的肢体语言动势不明显,如能抓拍到明显的情感交流瞬间就完美一些了。

王涛 桃花源下是我家

亓峰 银杏探秋

许鹏 洁然一圣

杨笑 泰山日出

戴巍 五埠岭的故事

袁泉 燃情时刻

《燃情时刻》点评:过去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叫“有图有真相”。图片借助数字技术和网络的传播,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传媒主角,起到了“能文字所不能”的作用。

细端详这张图片,所带来的信息量极大:“东方红”几个大字占据画面黄金分割点,直接点明了演出主题;合唱团和乐团表明了演出形式;火红的背景与满场的红旗所营造的氛围,渲染了正能量演出的目的;全场观众纷纷起立举旗呼应,映射出了演出的成功;而宏大的、现代化的剧场,又传递出泰安在文化发展中,硬件设施建设的品质;观众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年轻时尚的女青年,甚至还能看到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又传递出了泰安人对红色经典的喜爱……

当这张图片出现在你的视野中,也许就能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一图胜千言”,这就是图片传播的力量。

蒋慧 看戏

《看戏》点评:不能不说,拍摄是有题材优势的,有些题材受众度天生就广泛,比如孩子,前提是要拍得真实、可爱。

有的时候会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发自己孩子的照片,我能想象他们拍摄那一刻的感受:是出于喜爱,是出于关注。孩子每一刻的成长,往往都是妈妈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孩子不经意的一个瞬间,都会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对着“咔擦”不停。虽然不是专业摄影师,也许用的都是手机,但拍摄的心态,是最接近于摄影“真谛”的,连巴特也认为,业余摄影爱好者很多时候反而比职业摄影家更接近摄影的本质。

这张照片无需讨论摄影技术的运用,也不用肯定摄影者抓取孩子虽打哈欠却目不转睛的精彩瞬间,仅就拍摄孩子这个主题,就注定会引起较高的社会关注度,而真实反映孩子的成长,恰好表达了摄影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是最具有证据性功能的本质。

很多人在摄影的道路上追求技术上的完美,寻找题材上的突破,所拍摄的图片未必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原因很多,其中一点就是未能掌握摄影的真谛,未能接近事实,未能寻找到社会关注度高的题材。其实,诸如生命、生活、尊严、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都有着可挖掘的深度,在一个宏大的题材下去寻找一个小切口进入,便是成功的开始。

画面稍显不足的是画面分配过于呆板,灵动不足。

周海英 冰封东平湖

孙思华 秋天的花朵

第二期怎么参加

如果您也想做泰安文旅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可以继续参与活动。12月1日,泰安文旅“大家拍”活动第二期已经启动,所有泰安市民及来泰游客皆可参与,扫描二维码了解活动详情。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