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于粘磨”的文物守护记丨基层博物馆长于勇37年“粘”在文物守护一线,“磨”出亮眼成绩
发布日期:2021-06-02 浏览次数:1
最泰安

“于粘磨”是宁阳当地人给于勇的“爱称”。在宁阳方言中,“粘磨”是一个中性词,是“韧性十足、不止不休”的意思,而放在于勇身上,用“不屈不挠,锲而不舍”来解释更为合适。作为宁阳县博物馆馆长,工作37年来,于勇始终保持着异乎寻常的精力和工作激情,不断忙碌着。于勇说,宁阳县博物馆及全县的4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就是他的全世界,而他所做的只是千千万万个文物守护人和文物保护者中再普通不过的小事。

子承父愿,与文物结缘

宁阳文庙创建于元大德初年,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宁阳县博物馆就坐落在此。这里是于勇成长的地方,也是心中那颗文物种子萌芽的地方。

干文物工作难,在基层干文物工作更是难上加难。37年风风雨雨,一直支撑于勇的是父亲那句:文物无大小,每件都是宝,要是没了就真没了。1983年毕业的于勇本可选择薪资丰厚的单位上班,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到宁阳文庙,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工作之初,面对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工作境遇,他才真正理解了父亲彻夜不归的劳累与辗转难眠的心酸和无奈。

所谓父子同心,做了一辈子文物工作的父亲,是于勇的导师和领路人,也用一丝不苟、打破砂锅追到底的严谨细致,影响和带动了他的性格养成。于勇回忆,在1980年,时任文化馆馆长的父亲在野外发现了一只断为两截的汉代石狮,在别人的否定声中,父亲自己出钱,请人用人力车将这件石刻文物运到文庙保管。

“有人嫌父亲因为收这收那花钱多,但他却说文物无大小,每件都是宝,别疼钱,文物要是没了就永远没了。”于勇说,对到手的每一件文物,他的父亲都要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整理出详实的资料,并归档入库。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于勇渐渐养成一种文物不到手不罢休、价格砍不到底不罢休、弄不清文物真相不罢休的韧劲。也是凭着这股子“粘磨”劲,于勇先后征集了300多件文物,大大丰富了宁阳博物馆的文物库存。

“粘磨”来的成绩

在宁阳流传着一段“一字百金”的佳话,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于勇。时间回到2003年9月的一天,当时,连日的降雨让宁阳文庙西庑部分屋顶连同大梁和墙体坍塌。站在雨里,于勇意识到,父亲在的时候从来没在钱上怕过,现在他就是借钱也得把文庙修好守好。“我第一时间向局领导汇报情况后,又壮着胆子,干了一件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儿,连夜以个人的名义向时任县委书记写了长达5000字的信,汇报文庙的重大价值和当前的状况。就这样宁阳文庙获得了首笔50万元的抢救保护经费。”于勇说。这便是“一字百金”的由来。

对于“于粘磨”的由来,这个土生土长的山东汉子害羞得笑了起来。众所周知,建设工程文物勘探发掘手续的申报办理,向来是基层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于勇从本职工作出发,发挥自己性格上的“粘磨”特质,对工程方和相关职能部门,从宣传《文物保护法》和一系列条例开始,做思想动员,政策解读,一件事一件事地扭转,渐渐让依规办理文物手续成为宁阳各项建设工程的自觉行动。正因为此,他才在宁阳得了一个“粘磨”的绰号。

文庙修复工程开工后,由于资金仍存缺口,于勇便开始上门找宁阳当地的企业“粘磨”。有些企业家不见面,他便早去堵、晚去截,靠执着和认真的“粘磨”劲儿,感动人心。心理上产生动摇的时候,他便劝自己,“再坚持三秒钟、三分钟、三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了。”凭着这样的“粘磨”劲,他硬是筹足了所有工程款。文庙修复那段时间,虽然与家只有一墙之隔,但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情。不少人打趣称于勇是不仅三过家门而不入,守着家门更是不进。于勇却笑着回一句“墙里墙外都是家”。看着原本破旧的文庙一点点变得越来越好,他心里比吃了蜜还甜。2006年12月,文庙主体修完后,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勇与同事们又马不停蹄地陆续修复了禹王庙、颜子庙、文昌阁等国家省市县级不可移动文物二十多项。

多次与死神擦肩,护文物必须挺直腰杆、理直气壮

“人在文物在,誓与文物共存亡!”这是于勇在一次总结发言中的结束语。不了解于勇的人在听到这句话时总会嗤之以鼻,但了解于勇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于勇一直在用生命践行着。37年间,为了保护文物,他已不记得有多少次与死神擦肩了。

采访前,同行的工作人员提醒记者要大点声音说话。但就算这样,在记者提问后,于勇总是将问题重复一遍,看到记者点头后再回答。“这是我在一次保护野外文物行动中,被围攻打伤导致的双耳神经损伤,现在是三级听力残疾,不仅小的声音听不到,有一些特殊频率的声音,比如开水壶的声音、转向灯的声音等再大我也听不到。”说起耳朵的问题,看着在场人员紧张的表情,于勇笑着说道,现在他已经练就了一项“绝技”,可以根据人说话的口型辨别出大致意思。

“你儿子在哪里上学,你老婆叫什么名字,在哪里上班都有人盯着呢,如果再阻止,你就好好想想后果。”虽然这个电话已经过去多年,但当时那个人的声音甚至每个字,于勇都记得非常清楚。那天,于勇刚刚将前往远方求学的孩子送上汽车,还没到家就接到了“恐吓”电话。回到家,妻子没抱怨一句,只是默默地流泪。于勇知道,多年来妻子一直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用自己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让他没有后顾之忧,但孩子受到威胁是她最不能接受的事。邪不压正,在于勇的不屈服下,最后阻止了违法施工。

“这么多年说没想过放弃肯定是骗人的,特别是在家人被恐吓时……”说到此处,于勇低头将手中的纸张摩擦得沙沙作响。但这并没有让于勇胆怯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保护文物必须挺直腰杆、理直气壮的信心。

采访最后,于勇当起了讲解员,带着记者一行“逛”了文庙。在一间展览室内,两根各长2.7米长的大象牙吸引了众人目光。于勇介绍,该象牙出土于1997年宁阳镇王家临邑赵王河故道的沙坑中,该象牙的发现,揭开了大汶口文化文物中众多象牙制品的来源千古之谜。“这就是我坚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件文物,更是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于勇说,保护文物永远在路上,不论什么时候,保护文物的责任不能弱、文物人的风骨不能丢。“人在文物在,誓与文物共存亡!”这既是父辈的家风传统,更是他一生不改的信念和追求。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敏 董梁 编辑 张帅 审核 王天姿】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