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0004341240H/2022-002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省市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2-11-28 15:24 浏览次数:

市委办公室:

现将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进省市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推动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省委宣传部成立省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我市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双组长的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泰山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推进委员会,建立起省市联动、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将示范区建设列入对县市区、功能区工作考核内容,确保高效推进。制定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一年和三年行动计划,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同志的批示肯定。二是强化示范项目支撑。明确泰山博物院、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泰山论坛、泰山秀城、泰山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齐长城(泰安段)保护工程、泰山文化传承文献、文艺创作等10大示范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力推进。三是深化泰山文化研究阐释。成立泰山文化研究会、泰山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聘任杨辛、冯骥才、王志民等3位全国著名文化学者担任研究会名誉会长,加强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孔子学院等院校的合作,深入挖掘泰山文化新时代价值内涵。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泰山编年通史》出版发行,编辑出版大型文献丛书《中华泰山文库》、精品画册《天下泰山》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四是加强文化交流互鉴。高水平举办“泰山论坛·深入学习贯彻‘两个确立’理论研讨会”。加强与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重点网络媒体、商业平台等深度合作,广泛宣传推介泰山文化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品牌。创作图书《泰山故事》、歌曲《挑山颂》《泰山的祝福》、电影《挑山者》、舞剧《挑山》等一批泰山文化题材的文艺精品,大型山东梆子现代戏《泰山挑山工》选入学习强国平台。推进“山东手造·礼遇泰安”工程,抓好泰山玉雕、肥城桃木、泰山茶等手造产品创新转化,4家企业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

(二)加强产业链核心业态集聚,打造新闻出版新坐标。一是实施精准招商,积蓄发展后劲。针对泰安市印刷设备制造和销售短板策划的美国冠龙智能绿色印刷项目,总投资1.45亿美元,主要建设全球首个印刷设备5S店及保税仓库等,已在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省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约,建成后3年内销售收入可达到22亿元,利税1.5亿元,带动就业1000人左右。2021年12月,国家版权局同意批准在泰山新闻出版小镇设立全国唯一的国家图书版权交易中心。精准招引版权行业头部企业——安妮股份,在新闻出版配套服务、版权生态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版权运营新篇章。2022泰山国际新闻出版合作大会于7月20日成功举办,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以及国内100多名出版行业领军人物出席会议,中翔资本等4个项目大会签约。二是打造特色园区,延长产业链条。在上游招引造纸链条上下游企业,建设天和食品级包装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约1170亩,以发展食品级包装材料产业为核心,形成从制浆到纸制品深加工全产业链、产值50亿元以上的支柱产业。在下游聚焦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发挥其集聚效应,立足延伸产业链招大引强。我市打造小镇的做法被省委《今日信息》专刊刊发。今年以来,小镇新签约美国冠龙、水利水电出版社、后浪出版咨询、全联图书等6个项目,人民邮电、中国外文、人民出版社等项目正在洽谈。三是梯次培植企业,激发发展活力。实施企业递进培养工程,积极推动“小升规”、规上强、瞄准上市,促进企业群体壮大、能级提升。截至目前,出版印刷产业链有瞪羚企业1家,省级单项冠军3家,创新50强企业2家。2022年度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中,肥城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山东天和纸业有限公司、山东金祥纸业有限公司等5家出版印刷产业骨干企业上榜。重点培育的上市企业——山东新巨丰完成上市,受到市委市政府1000万元的表彰奖励。

(三)构建高质量产品供给体系,打造文旅产业新优势。

一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齐长城(岱岳段)文化长廊、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十里运河文化旅游复合廊道、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滨湖国家湿地公园等5个项目列入“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项目储备库。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建设项目获得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2000万元用于支持项目建设。泰山九女峰乡村旅游度假区,培育了“九女峰书房”“花田北张”等网红打卡地,创造了“乡村文旅+田园康养+667”的乡村振兴模式,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泰山东御道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稻屯洼湿地公园、东平湖夜景、影视城沉浸式演艺、冰雪乐园等加快推进。二是文旅业态多元丰富。岱岳区被列入全省十大文旅康养强县之一。岱岳区道朗镇成功入选第一批1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岱岳区道朗镇八楼村、东平县银山镇南堂子村等入选第二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完善提升泰山啤酒工业园、梦泰山啤酒城、蒙牛乳业和鲁普耐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吸引游客领略工业生产过程、加工工艺和制作环境。福憩泰山旅游民宿集聚区(泰山区泰前街道)、 泰山·九女峰旅游民宿集聚区(岱岳区道朗镇)被评为2022年首批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吾悦广场•欢喜街”被评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文化和旅游部发布10条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其中泰山入选黄河世界遗产之旅线路、黄河古都新城之旅线路,岱岳区大汶口镇入选黄河乡村振兴之旅线路。东平湖、东平县工委纪念馆暨万里旧居、东平县昆山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旅游点入选全省红色旅游产品目录(八大主题100条线路产品)。三是文旅消费潜力逐步释放。继续举办“第六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已发放223万元惠民消费券。制定印发了《“山东手造·礼遇泰安”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山东手造·礼遇泰安”推进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组织开展了“山东手造”资源调查摸底,“山东手造·礼遇泰安”项目库正在建设中。举办了“山东手造·礼遇泰安”手造精品展活动、设计发布了“礼遇泰安”LOGO;组织 20 家手造企业 200 余件展品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动员组织6家手造企业入驻“山东手造”(济南)展示体验中心“礼遇泰安”展区。推动在泰山景区等7家景区设立了“山东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四是智慧文旅亮点纷呈。今年成功入选“2022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城市”,省委改革办报道了我市数字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丰富“慧游泰山”智慧文旅平台功能,让游客实现“一部手机在手,畅游泰安无忧”,推动文旅管理智能化。建设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利用数字互动大屏、全息戏台等数字化手段展示泰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云平台,设立智慧空间体验区,完善提升数字三馆、文艺作品线上展播等服务功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支持引导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数据产业化基地,目前该项目已列入工信部“中华传统文化大数据工程”和中国出版集团“中华国学资源总库”。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利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三大新媒体平台,打造具有景区特色的宣传阵地;线下组织新媒体大V和旅游达人组成智囊团持续宣传,实现泰山西湖、泰安老街、泰山云集等网红打卡地“长红”。

(四)挖掘和释放多样化消费潜力,打造文旅惠民新模式。一是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实施文艺作品提升工程,重点打造山东梆子大型现代戏《徂徕山花》,列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全省优秀剧目展演入选剧目;推出舞剧《挑山》、电影《挑山者》、纪录片《脉动泰山》等一批文艺作品。大型图文画册《天下泰山》出版发行,遴选257幅精美珍贵老照片和当下摄影作品。二是推出更多高效公共服务。创新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已建设“泰爱读”书香驿站2处,在建一处。按照“1+N”书房建设模式,目前已建设城乡书房68家,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00多场次。举办首届山东省全民阅读大会暨齐鲁书香节泰安分会场启动仪式,发放惠民书券50余万。三是推出更多大众旅游新体验。建立旅游节会活动月公告制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增加高品质旅游供给和优质服务。先后举办“春暖泰安 花开天颐”2022泰安人游泰安暨第六届泰山天颐湖郁金香文化节、2022年“中国旅游日”泰安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推出云游泰山、畅游泰安府、唐乡寻宝、云游四季东平湖等26项主题活动、30余项惠民措施、16条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四是推出更多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实施“五抓”“四员”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通过抓队伍、抓阵地、抓活动、抓宣传、抓管理,真正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持续增进城乡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各级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站)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98万场次,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5717场;安排送戏下乡资金882万元,送戏下乡演出场次达5403场。

(五)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中华泰山·国泰民安”品牌影响力。在CCTV-1/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栏目前投放泰安旅游品牌形象广告,已于9月底前全部播放完毕。举办三十六届泰山国际登山节,组织开展六大主题活动。9月6日下午,“泰山之约 五岳聚首”2022中国(泰安)中外旅行商电商采购峰会暨国内融媒体旅游采风活动举办。9月26日至27日,由岱岳区作为承办地的全市首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从今年开始,每年选择一个县市区举办一次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武警泰安支队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合作签约和揭牌仪式暨庆祝建军95周年文艺展演活动,推动军地、军民深度融合、共赢发展,打造具有泰安文旅特色军民融合品牌。发展壮大庄户剧团等民间艺术团体,广泛开展主题性小剧小戏小品创作和“群众演群众看”活动,为群众更好开展文化服务。利用泰山、徂徕山、大汶河、大运河等优势资源,正在打造一批写生基地。

二、目前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疫情对旅游类企业冲击较大。随着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反复,旅游市场的复苏面临新的不确定性,旅游消费信心受到较大冲击,旅游消费市场以本地游和周边游为主,跨省游、入境游消费受到限制。据重点文旅企业调研反馈,目前企业仍受客流不足、经营成本过高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旅游市场升温依然尚需时日。前三季度,我市接待国内游客4202.55万人次,下降13.23%,国内旅游收入411.37亿元,下降20.63%。

(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不足,文旅业态不丰富。除泰山外,我市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高端文旅项目不多,缺少生命力持久、吸引力强的“国字号”拳头产品,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三)文旅企业培育不充分,缺乏大型的领军企业。我市文化和旅游业市场主体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单一,纳统的规上文旅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弱、差”的问题。全市没有能够对旅游业发展起到支撑、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和骨干龙头企业。

(四)文旅产业链条短,消费黏性不强。现有不少景区景点、文旅项目仍过度依赖“门票经济”,还处于“靠门票过日子”阶段,内生动力不足,内容更新迭代慢,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二次消费和多元消费等方面差距大,导致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不对称,综合消费水平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升级。一是繁荣文化文艺创作生产。展演提升红色主题山东梆子大型现代戏《徂徕山花》。创作山东梆子黄河流域生态主题现代戏《追梦绿色》。进一步打磨《磨剪子戗菜刀》、《跨门槛》、《仗义游侠》等一批乡村振兴主题小戏。创作一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品、地方特色小型戏剧、黄河流域美术作品。编制出版《泰安石刻精品集》。启动《文物泰安》专题片制作。创作《故乡的月》沉浸式演艺。二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实施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博物馆建设提升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山东手造·礼遇泰安”品牌打造工程。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展“书香泰安”打造活动、“金种子”培训活动、全市广场舞及才艺大赛活动、全市群众性小戏小剧展演活动、“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活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调研活动。四是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好出版印刷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创建国家级、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二)推动旅游业全面振兴。一是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域统筹谋划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争取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支持,指导,为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奠定基础。推动A级景区提档升级。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国家级省级新业态示范基地(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示范区)。二是提高旅游吃住行服务质量。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强化案件查办,全面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文旅标准化、规范化、品质化建设。持续推进文明旅游。发挥2+2+N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开展常态化文旅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斗争。继续严厉查处“黑广播”。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清单,强化常态化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杜绝各类文旅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彻底守住安全底线。三是增强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组织开展第三十七届泰山国际登山节。开展第七届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组织以“牵手大泰山 走进大湾区”为主题的“中华泰山·国泰民安”文化旅游推介会。创新举办中国新闻网第三届“新时代·中国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巡礼”暨“2023中国文化和旅游创新峰会”。四是做大做强骨干旅游企业。加快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支持泰山文旅集团等本土企业加强资本运作,发挥产业“串珠成链”引导带动作用。加大规上文旅企业帮扶力度。积极引进外地大型文旅集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用好用足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帮扶措施。强化典型培树。

(三)拓展文旅消费新市场。着眼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消费升级新趋势,重点瞄准“本地游、周边游”持续升温的变化,用好惠民补贴政策,大力激发全市文旅消费潜力。积极动员县市区和功能区文旅部门策划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文旅康养体验游产品线路。组织“山东手造·礼遇泰安”十大标杆企业、十大手造名师和十大特色品牌评选活动。

四、对明年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持续推进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加强山东文脉工程建设,高水平建设泰山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作出部署。

(二)培育好出版印刷产业集群,以产业链思维,抓好集群式发展。出版印刷是泰安新型工业化战略“441X”现代产业体系四大优势产业之一。

(三)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也是我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重点推进的六项工作之一。

2022年11月10日


[全文下载]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