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泰山美术大讲堂在市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开讲,此次讲座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泰安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沈维进主讲“泰山碑刻的书法价值”,全场座无虚席,近百名书画爱好者前来聆听讲座。
主讲人简介
沈维进,1958年3月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泰安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泰山学院、乐山师院客座教授,《山东书法全集.魏晋至清代》主编,泰安市首批德艺双馨艺术家。书作入展中国书协“小榄杯”、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学员展等;论文《秦泰山刻石考》《泰山,一部中国书法史》等入选中国书协、山东省书协第七届书学讨论会等。题刻有“泰山西湖”牌坊、泰安烈士陵园尾碑、内蒙“嫱湖”刻石等百余处。
在讲座中,沈老师提出泰山是一部中国书法史,泰山地区的书法遗迹上推到公元前1600余年,到目前为止是3600余年的历史,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书法史的起源,泰山的碑刻顺应了书法发展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延续,自秦至清,历代皆有巨制,基本贯穿了我国汉字书法发展的全过程,沈老师以时代发展和书体变化为主线,与大家一起鉴赏历代最具代表性的泰山石刻,以此串联起整个泰山石刻发展史,除了被大众熟知的著名石刻,沈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鲜为人知但在书法史上极具价值的碑刻。他分析了《泰山刻石》、《衡方碑》、《张迁碑》、《泰山金刚经》、《纪泰山铭》等碑刻的影响与传承,提出泰山是一部书法教科书,后世书家多从泰山石刻中汲取营养。最后,沈老师总结道,泰山书法是一座书法大观园,泰山有中国书法史上存留的最早的有历史记载的石刻文字——《泰山刻石》;泰山石刻具有全面性、完整性,字体、书家、书论皆有代表作;泰山石刻名作垂书史,代有帝王书;泰山石刻还具有连续性,书法无断代,名作有遗踪。
在接下来的讲座互动环节中,书法爱好者们不断提出问题,沈老师诚恳地与大家进行交流,并根据观众提问对临习书法给出了合理化临习进阶建议。
回答观众问题并进行现场示范
泰山石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座宝库,是一座天然的书法博物馆。泰山石刻文化是泰山文化的主体部分,泰山文化的内涵体现于泰山石刻上,所谓“山东之美美在泰山,泰山之美美在石刻”,研究泰山石刻进而涉及泰山文化,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的解读和探讨。泰安市美术馆作为地域性公益美术馆,致力于搭建弘扬泰山文化的平台,为大众提供多元化文化服务的同时,提高地域美术文化的影响力。
摄影\赵祥
文字、编辑\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