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文旅资源
/col/col68989/index.html
泰安非遗
/col/col69027/index.html
欢迎访问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简体
/
繁体
无障碍浏览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畅游泰安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旅资源
>
泰安非遗
泰安非遗
泰安文物
泰安非遗
宁阳斗蟋
发布时间:2013-04-17
浏览次数:1
来源:本站原创
中国传统斗蟋之风,始于唐,著于宋,而盛于明清。
斗蟋蟀,堪称中国一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南宋以来各种描写记载蟋蟀的名谱、秘籍多达几十种版本,仅清朝一代就有九种以上。它是中国劳动人民文化艺术、科学知识的结晶,是对世界昆虫学的一大贡献。
斗蟋是中国民间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历经千年而不衰,小小蟋蟀牵动着千万人之心。从京都大邑到穷乡僻壤,帝王将相,富商大贾,直到翁媪男女,里巷小儿,对斗蛐蛐无不欢欣鼓舞,妙趣横生。
宁阳是历代进贡皇朝斗蟋的取虫宝地,名列古谱,誉满华夏,早有“蟋蟀王国”之美称,清朝秦偶僧著的《功虫录》中记载皇宫中的虫王宁阳占一半以上。
宁阳斗蟋,素以个大色好,骁勇善斗而闻名,自古就被誉为“江北第一虫”。品种有六:大青、墨头金翅、墨牙青麻头、琥珀青、铁头青背、淡墨青、多为中晚秋善斗的青虫。宁阳斗蟋寒露称雄,霜降称霸,立冬为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近年来养斗蟋蟀风行全国。
1996年开始宁阳蟋蟀协会在民间举办全中华蟋蟀友谊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蟋协四十余家参赛、影响极大,当地政府因势利导,于1998年至今年每年秋季举办中华蟋蟀友谊大赛,由政府主办的全国性的中华蟋蟀友谊大赛,该项赛事已被列入泰山国际登山节主要内容之一。
宁阳县人民政府已把研究、开发,保护斗蟋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切实打造“宁阳斗蟋”这一品牌。努力做好“小虫子,大产业”这篇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