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攻坚克难 根治“顽疾”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述评之二
发布时间:2016-03-14
浏览次数:1
来源:泰安日报

□记者 陶园园

创城迎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民生。迎审的过程,也是正视问题解决民生难题的过程。许多问题的存在,是历史遗留形成的,而坚决还清“欠账”,也是执政理念的坚守与创新。面对多年形成的城市“顽疾”,市委、市政府意志坚定、态度明确:哪怕困难再大,也要攻坚根治,真正给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胜利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的人工水渠,随着城区的扩大,弯弯曲曲的水渠成了市区的一道风景。后来,由于年久失修,胜利渠淤泥积压,垃圾成堆,变成了垃圾渠、污染渠。“胜利渠的淤泥又黑又臭,有的地方有1米多深,从这里经过,臭味在一公里外就能闻到!”长期以来无人管、无人问,市民特别是居住在附近的老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泰城依山而建,梳洗河、奈河、七里河、泮河等河道众多,既是泄洪通道,又为城区景观。而一些河道多年来缺乏管控,垃圾堵道,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何时彻底治理好水渠、河道,成了市民们的期盼和梦想。

百姓之所望,施政之所向。创城迎审动员会之后,一场如火如荼的泰城河道、胜利水渠整治运动拉开了序幕。自西向东,无论河道还是沟渠,逐一排查,登记建档,分别列出存在问题和治理清单,以“治脏、治乱、治破”为着力点,按照“三清一建一改善”(清障、清垃圾、清淤泥,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和队伍,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水质)的整治标准,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城区内奈河、泮河、七里河、三里河等13条河道及胜利渠进行彻底治理,该拆除的拆除,该清障的清障,该深挖的深挖,该控制排污的坚决制止和改建。各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和泰山区、岱岳区、高新区等,按分工、分区域,分段包干,相关领导同志实行了严格的包保责任制,明确治理要求、统一整治标准,限期完成任务。市环保局为切实改善城区河道水质,细查河道排污口109个,并采取了相应改建措施。市水利和渔业局积极配合河道治理,及时给予技术指导。据统计,共清理河道、沟渠380余公里,清运垃圾、淤泥60余万吨。经过集中整治,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渠沟、河道疏通了、干净了,水也变清了。

市区农贸市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然而,泰城的农贸市场特别是菜市场却不尽人意,不仅买菜的不愿进来,而且连卖菜、摆地摊的也不愿进市场,许多市场脏乱差现象严重,乱搭乱建,垃圾遍地,设施陈旧破碎,环境脏乱不堪。家住五马市场附近的刘大妈告诉记者,因为市场地势不平,常常积水难行,很容易摔倒,她来市场买菜都是踮着脚走路,尤其是水产、家禽区域,特别湿滑又臭气熏天。创城迎审中,农贸市场的整治成了治理的重点之一。由市工商局牵头,食品药品监督、住建、规划、城管等部门及两区政府,对城区农贸市场全面进行了彻底整治。一方面从基础做起,按照人口、区域重新规划布局农贸市场,该增加的增加,该取缔的取缔,该迁址的迁址,该扩大的扩大,城区共规划设置了33处市场(含便民市场、临时摊点和早夜市)。另一方面,严格标准要求,提升市场档次。对基础设施较好的市场进行规范提升,对破旧较差的进行重建,岱北、岱东、长城、迎胜、杜家庄、凤台等市场完全拆除后在原址新建。对影响交通、不宜设置的临时市场给予关停和拆除。先后清除市场乱搭乱建2100处,清运市场垃圾4321吨,改造鸡市、鱼市131户、3630平方米,新建毒饵站928个,使用消杀药物534.5公斤。同时,狠抓市场秩序整顿,对市场摊位设置、商品摆放、店铺名称、经营摊位等进行了规范,建立健全日常保洁制度和运转机制,组建日常保洁队伍,落实卫生保洁责任,做到全天候清理垃圾保洁,并实施了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自治自律制度等,有的开展了“文明诚信市场”“卫生流动红旗”和“党员示范岗”评比活动,有的设立了“曝光台”,对脏乱差的经商户给予批评公开曝光,也有的开展了业户自律、自我教育、相互监督等活动,先后规范经营业户5500户,新办证照1632个,增配垃圾箱1894个,设立宣传栏156处,粉刷墙面73040平方米,更新规划市牌、摊位示意图等标志2100个……经过一番艰难的攻坚治理和整顿,如今的城区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环境焕然一新,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不退缩才能前进,敢碰硬才能克难。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可谓是多年治不好的城市“顽疾”,尽管许多城市也都存在这些难题,但在泰安却显得更为突出。除环山路、东岳大街、岱宗大街等少量大街外,几乎所有街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占道经营问题,特别是东岳大街以南的街街巷巷,占道经营现象十分普遍,上下班及市民出行受到严重影响,有的道路不仅占用了人行道,就连车道也占去了许多,尤其是下午下班时间,东岳大街以南几乎是人、车难行。创城迎审开始后,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定,下决心根除这一“顽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敢干碰硬,强力出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由政法委牵头,公安、住建、规划、卫生、环保、食药、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泰山区、岱岳区、高新区、泰山景区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只要占道经营,必须退出街巷,全部退回门店经营,无门店的坚决给予清理或安置到市场经营,同时,在12条街道两侧安置护栏隔断,不仅清除了路障,还腾空规范了人行道路。在整治露天烧烤中,共集中行动15次,清理违法烧烤餐饮业户360余处,拆除棚厦4000余平方米,新建了6处烧烤园,96家业户已进入园区规范经营。

泰山火车站、老汽车站周边环境可谓是出了名的脏乱差,这样的城市“窗口”严重影响了泰安、泰山的形象。在火车站、汽车站周边环境整治中,由市公安局牵头,城管、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先后召开22次工作部署会,并与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有关单位面对面协商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共清运垃圾100余吨,拆除违建棚厦、板房38处,违规广告牌、灯箱66处,同时,整改跨楼宇线路、粉刷墙面、修复破损花坛、铺设硬化路面等全面展开。车站广场及周边环境明显改观。

在拆除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中,市规划局、公安、城管部门以及两区、各相关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不分昼夜,放弃节假日,始终坚守在查违、拆违一线,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把道理讲透,把工作做在前头,使更多的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整治工作,直至将违法建设拆除到位。市交通局以泰城周边收费站、汽车客运站、公交场站为重点,检查发现问题189项,下发整改通知单61件,在各汽车站点设立了洗车点,对卫生不达标的车辆给予停止报班处理,并对泰城1292辆出租汽车全部更换了新座套,对80余辆车容车貌较差的出租车进行了整改。

创城迎审期间,一个个“老大难”被迅速解决,一个个城市“顽疾”被治愈,城市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透过这些变化,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也不知有多少人给予了理解、支持和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焕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令人感叹振奋。因为,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源于群众的力量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心更珍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