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文化惠民消费季
文化惠民 精彩生活 | 巡礼宁阳——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收获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发布时间:2020-11-09
浏览次数:1
来源:最泰安

宁阳县坚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跨越赶超、转型升级、富民兴县的重要举措来厚植培育,全力促进文化与旅游相融相长,满足群众不同样式的文化旅游需求,文化深植厚土,旅游开花结果,打造了风格别致的文化旅游版图。对于群众文化满意度工作,更是高度重视,把打造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全面参与、具有标杆意义的文化活动、具有塑造作用的文化品牌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格局和境界的提升,全面推进文化繁荣,各种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人民群众的文化满意度明显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提升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突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扩大文化服务范围

让文化成为群众心中的温馨港湾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群众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硬件设施建设”与“服务效能建设”同步推进的评价导向,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县级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确保无障碍、零门槛免费开放;各乡镇(街道)加强基层阵地建设,优先安排关系群众权益的宣传文体服务项目,加快改善基础设施的硬、软件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场所;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做好现有文化基础设施升级、免费开放和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工作,不断扩大服务范围,突出抓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工作,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体小广场)覆盖率达到100%,依托文化阵地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次,已成为群众文化的“主阵地”、社会和谐的“催化剂”和宣传教育的“大平台”,实现了“由上及下,上下结合”的文化惠民活动全覆盖。

今年,又重点对100个薄弱村及合村并居村的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提升改造,统一采购配备阅览桌椅、书橱、图书、乐器等。同时,建成了全国唯一县级综合性、交互式、全媒体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启动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工作,成功启动“趣宁阳鸣天下”宁阳县文化旅游系统,推出城市旅游形象吉祥物“小茜、大帅(蟋蟀谐音)”,开启了县市区旅游系统建设的先河。

建设包括县历史文化展览馆、县戏曲文化展览馆、泗店镇蟋蟀文化展览馆、东庄镇红色文化展览馆、鹤山镇农民工文化展览馆等二十余座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展览馆。

突出文化品牌塑造

全方位构筑文化领域的延展与创新

让文化成为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细胞

坚持把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开展公共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城乡一体互联共建,丰富文化惠民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结合本地实际,精心培育“四级文化惠民大舞台”“文庙百姓讲堂”“名著周末”“戏里戏外”“广场放歌一小时”“一村一人一艺”等文化创新品牌,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文化满意度,每年县级演出达到300多场次,受惠群众突破50多万人次。

创新实施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让更多群众欣赏到高品质的优秀文化惠民演出。宁阳县成功纳入全省首批19个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范围,为泰安市唯一的县市区,同样的演出,在北上广深商演门票价格从280元~880元不等,宁阳县群众仅用10元~30元的优惠价格即可享受,让百姓不出远门即可享受一线城市、一流剧团带来的文化盛宴,成功打造了文化惠民新载体。

突出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知晓度、结合度

相融相长满足城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享受高水平文化权益

宁阳县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全民参与为根本,以即时、即兴、即娱乐为途径,以创新活动方式为保障,把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升级成为一种传统与现代文化精粹相融合的优质生活品相和文化样态,文化由此成为宁阳社会发展中最生动活跃的细胞。

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文化讲堂、非遗公益讲座、红色故事演讲比赛、广场舞大赛等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次,重点推出了蟋蟀文化节、农民丰收节、鲁酒文化节、百村万人“载歌载舞共唱新时代”、红歌广场舞巾帼乡村行、评选优秀文化设施管理员、评选乡村文化达人等惠民主题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兴奋点和参与度,集聚人气,扩大影响,产生化学效应。

“一村一场戏”已成为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民心工程”。突出“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原则,在延续以往好的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单月抓比赛,双月抓下乡”的思路,将“一村一场戏”深化为集中下乡与经常下乡的有机结合,在非农忙时节的6、8、10月份,开展“一村一场戏”的巡回演出,11月份开展专题演出,11月底前全部完成,剩余村居由乡镇政府负责送戏,确保全覆盖。截至目前,县级送戏下乡340场、乡镇送戏下乡145场,自实施“一村一场戏”文化工程以来,累计演出3100场、投入资金930万元。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有声有色”。今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共计购买农村公益电影6720场。受疫情影响,目前仅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742场,其余场次县电影公司正在加班加点进行放映。同时,开展“文化生活满意度提升攻坚年”公益电影进社区活动,共播放电影28场,让公益电影成为农村夜晚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成为政府和农民沟通的桥梁。

旅游景区建设遍地开花。依托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着力打造“趣宁阳鸣天下”文化旅游品牌。目前,共有国家A级景区9个,其中,复圣文化旅游区2019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友邦田园、金彩山酒文化景区、耿庄八园作为后续品质景区,已进入申报程序;以环山路旅游节点建设为基础(已确定12个节点4个片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聚力打造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示范村、梨花民宿重点样板,加快构建全县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知晓率。通过发放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征求意见函、电视台设专栏循环展播、微平台、自媒体、手机App、微信点对点等各种宣传方式,将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创建推进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消除宣传死角,着力解决知晓率低和影响小的问题,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突出文化平台建设和人才培育

打造现代诗意

展现宁阳文化旅游的大爱大美

积极有效地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展,今年9月,建设完成了泰安市唯一一家县级文旅商品集散中心暨非遗展览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集散中心以文旅融合为主题,以聚合空间为载体,分形象区、文旅展销区、乡镇展销区、企业展销区、舞台、带货直播间、书影旧时光等7大板块,多方位展现了宁阳县的历史文化古韵、文旅特色和现代文旅成果。

以综合性、交互式、全媒体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反映诗意宁阳,实现了县图书馆及其网站、新华书店、《宁阳读书人》纸质内刊、手机微信平台、固定云屏借阅机终端等全媒体的交互式、全方位融合,将读书、看报、购书、借阅、点播收听有声读物和在线观看视频等各类不同形式的阅读融为一体;多渠道激发文艺人才的创作激情,建立文艺创作基地和文学期刊,以本土文学作家的乡土情怀反映诗意宁阳。

编辑出版宁阳丛书系列出版发行了系列丛书《诗意宁阳》《宁阳文化旅游商品集萃》《宁阳文化旅游大观》,创作出了《蟋王》《天虫》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品,多部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启动实施了百名作家、百名画家、百名戏曲人才培育计划,力争三年时间培养100名作家诗人、100名儒风泰山山水画家和100名戏曲人才。培养基层文艺创作骨干,实施“基层文化细胞推进”工程,以农村活跃的文化盛景反映诗意宁阳,文化推销员约1500余人,营造了一人带多人、多人带全村的文化活动氛围。

突出文化共建共享理念

用优用准文化资金

以机制激励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

共建共享,让物质基础与文化生活共提升。宁阳县每年对上争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近50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文化设施优化升级、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集中送电影、送戏下乡,配送了文化娱乐器材;建立完善文化旅游工作考核推进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直接作为分配各类奖补资金和物资的重要依据,以实绩定等次、按等次兑现奖补。

“群众参与、群众满意、群众受益”是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提升工作的核心理念。走进宁阳,不时看到文化团体的文艺演出,经常性观赏艺人与艺人、村与村、乡镇与乡镇间的文化擂台赛,每个周末都能欣赏名家名段戏曲专场,每月都能受到全国知名作家的文学熏陶,每个季度都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每年年底都能体会到各类文化表彰的收获感。

这便是诗意宁阳的文化常态。创新打造的“名著周末”被确定为全省全民阅读推广品牌和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四级惠民大舞台”被确定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宁阳县被公布为“山东省首届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县(市、区)”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宁阳县将始终坚持群众文化工作靠群众参与,成果由群众共享,实效请群众检验的工作思路,最大限度地惠及于民,有效推动群众满意度的提升。

【通讯员 桑运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