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兴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进程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旅游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今年以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泰安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把乡村旅游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带动,促进全市乡村旅游规范有序、健康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已经超越传统农家乐形式,向观光、生态、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
一、依托资源优势奠定发展基础。我市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既有鲁中传统山村埠阳庄、白马石村、上泉古泉群、二起楼等,又有以出产众多驰名中外的土特产品为代表的特色村落,主要特色产品有“泰山四大名药”——白首乌、四叶参、黄精、紫草,泰山女儿茶,泰山核桃,泰山板栗以及具有鲜明资源特色的花卉资源,泰山区兰花、肥城桃花、宁阳梨花、开发区樱花,还有蟋蟀系列产品、东平湖麻鸭蛋、下港板栗、新泰天宝樱桃、宁阳大枣,极具地域特色的泰山皮影、东平渔鼓、夏张剪纸、楼德煎饼等乡村民俗文化资源,这都为泰安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赏花采摘、生态休闲、古村落展示、民俗体验等多元发展的乡村旅游格局,一批“特而强、精而美、新而活”的旅游小镇、休闲农庄、田园综合体、精品民宿、特色村已经崭露头角。岱岳区天颐湖休闲小镇、九女峰休闲度假小镇、肥城市潮泉生态康养小镇被评为首批省精品文旅小镇,岱岳区里峪村、东西门村和肥城市五埠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岱岳区里峪村、东西门村、肥城市五埠村、新泰市掌平洼村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旅游特色村)。泰山区省庄镇安家村等18个村被评为首批省景区化村庄。故乡的云、八楼氧心谷被评为省五星级民宿、桃花海唐乡被评为省三星级民宿。
二、创新乡村旅游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集聚优势资源,立足村庄特色,完善配套设施,我市乡村旅游已大体形成了五大类型:一是观光游览型。如东平县的南堂子村等,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观光游览,向游客提供回归大自然的体验式旅游;二是民宿体验型。如沿泰山的花筑系列(蓝莲花、泰山梅园、慢慢来、墨云)、曳尾园,环城的鲁商九女峰“故乡的云”、铂思民宿、乡奢等,依托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吸引游客前去住宿,体验不一样的感觉。三是农业观光型,如肥城刘台村、岱岳区青青农场、三棵树家庭农场等,依托农业产业优势和特色,吸引游客开展赏花采摘等旅游活动。四是餐饮娱乐型,如岱岳区的梨园人家,泰山景区小三峡等,依托城郊区位优势和农产品生态优势,吸引城市居民餐饮消费。五是古村落怀旧型。如岱岳区的二起楼,肥城的五埠村等依托丰富的乡村民俗风情及保存完好的古村院落设计乡村旅游产品。
三、乡村旅游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初见雏形。在全市形成一批相对集中、业态丰富、功能完善、拥有核心吸引物与综合竞争力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以岱岳区泰山九女峰旅游度假区、肥城吉祥桃文化乡村旅游集群片区为代表的集聚片区,新泰莲花小镇、东平水浒影视小镇和岱岳区满庄镇、大汶口古镇等为代表的旅游小镇,新泰市良心谷、百合庄园、长兴农庄、百汇庄园和岱岳区曼华庄园、中青松石等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宁阳东疏园林、东平湖稻屯洼养生养老湿地公园等项目,打造了道朗铂思民宿、汶口乡奢艺术酒店、梨园精品民宿,曳尾园泰山精品酒店、浮粮店崖居部落、南堂子渔家文化度假村,和以圣井峪村、五埠村为代表的石头院落等民宿设施,让游客面山临水,诗意栖居。随着民宿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让不少地区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赋能乡村振兴。3月9日《人民日报》6版要闻刊发《山东乡村振兴澎湃新动能》,点赞九女峰片区引入扶贫资金、国家农村综合性试点试验改革资金等各类项目资金,使昔日的穷山沟变身网红打卡地。
四、产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组织专家对全市32个省级重点旅游扶贫村进行调研,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制定发展对策,找准脱贫致富路径。做好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全市32个重点旅游扶贫村全部都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关系,通过规划指导、包村驻点、参与建设等方式,提供资金、智力、就业等方面的帮扶活动,推进旅游特色村发展,凝心聚力脱贫攻坚。岱岳区东西门村、新泰掌平洼村等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据统计,2015年以来,我市累计争取旅游扶贫专项资金3476万元,重点扶持了32个贫困村,带动1498户贫困户、3323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在省文旅厅编制成《山东省文化旅游扶贫典型案例汇编》中,我市新泰市掌平洼村、肥城市牛庄村等三个扶贫案例入选。
五、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乡村旅游的软实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积极创新旅游培训模式,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强化对全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了旅游安全、农家乐烹饪等培训班,累计受训人员达1000多人次。连续7年组织400余人次赴参加赴台湾、韩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为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我市及各县(市、区)多次举办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开展 “送智下乡”、“送教入户”活动,邀请省内院校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和授课培训。
2021年2月25日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下一步,我们要以此为指导,通过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发展体系、培育特色品牌体系、强化乡村旅游“硬件”服务体系、建立乡村旅游人才支撑体系、营造宣传促销体系,促进全市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一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进一步认真研究提出的建议,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借鉴和采纳。同时,希望在以后工作中,继续对我市旅游工作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