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提案》的答复(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118号)
发布时间:2021-07-12
浏览次数:1
来源:本站原创

市工商联:

您提出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非遗保护

目前,我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项(泰山皮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项,省级42项,市级489项,县级703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省级20名,市级187名,县级271名,基本上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泰文旅发〔2020〕32号)、《泰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泰文旅发〔2020〕67号)、《泰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泰文旅发〔2020〕68号)等制度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非遗专项资金、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长效常态管理机制。

2.加大非遗基础资源保护传承力度。做好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认定的工作,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对保护对象予以确认,以便集中有限资源,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保护。

3.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依托泰山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大力推动非遗进景区,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在泰师附小、凤凰小学等建立了非遗传承基地,组织泰山皮影、泰山剪纸、泰山面塑等非遗项目进校园进行传承活。积极推进非遗进社区系列活动,活动以社区为纽带,积极开展非遗知识普及、展演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统项目。

二、逐步建立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1.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助力传承发展。规划建设以五埠伙大门 “非遗工坊”为代表的一批示范项目,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邀请非遗传承人及非遗项目入驻,开展传统技艺和传统手工艺品项目制作、生产、表演、销售等集体活动,既为项目和传承人创造更好的展示环境和传承空间、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吸引游客,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加强生产性保护,积极带动产业发展。肥城桃木雕刻技艺、新泰麦秆扇制作技艺等一大批项目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已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格局,解决了一大批人员就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范镇油酥火烧的产业化规模空前发展,目前,整个范镇,从事油酥火烧制作的人员上千人,肥城桃木雕刻技艺,以桃木雕刻产业为支撑,带动桃木制品生产销售企业160多家,招收100多名当地人员进厂学艺,麦秆扇在新泰羊流镇以及周边已形成规模,带动了当地闲散人员就业,以三洼村为例,全村共700多人,农闲时有300多人参与各道工序的制作。

3.扶持重点非遗项目。拨付扶持资金指导新泰在闲置的原新汶市文化馆基础上策划设计非遗展示中心、非遗体验厅,占地面积2035平方米,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览、展销和传承体验等工作;指导宁阳大力推动非遗进景区,在复圣公园景区开展“进景区讲好非遗故事”项目,通过组织优秀非遗项目走进景区,以讲好非遗故事为主线,以旅游为载体,展示泰安优秀非遗风貌,扩大泰安非遗影响力。

三、广泛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展销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1.9月26日,在泰安市文化艺术中心积极策划实施举办了2020年《第三十四届泰山国际登山节“助力泰安文化和旅游•非遗赶大集”》活动,活动持续五天,以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演、展销、美食品鉴为主要形式,精选全市100余项非遗项目,采取展版项目介绍、实物陈列、传承人制作技艺展示、表演讲解、传统美食品鉴、观众制作体验等手段,展现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特别是非遗衍生品、非遗创新产品、非遗旅游商品开发取得的丰硕成果,营造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良好的文化旅游环境。    

2.4月26日上午,以“逛东岳庙会 赶非遗大集”为主题的2021年度泰山东岳庙会正式拉开帷幕,市有关主要领导出席开幕式活动,东岳庙会历史悠久,起源于汉,发展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届庙会于4月26日持续到5月5日,为期10天,活动融展览、展演、展销、互动为一体,不同门类的非遗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在体验项目的同时,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3.6月12日,山东省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暨“红色文化主题月”启动仪式在泰安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等省领导出席活动,同时开展2021年“山东非遗购物节”活动,从6月11日到14日,组织非遗项目进行为期4天的展示展演展销活动,设立直播间,现场直播推介带货,同时还与惠民消费季结合,发放惠民消费券,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非遗宣传展示等活动,体现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四、近年来非遗工作成效

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源源流长的黄河文化、光辉灿烂的大汶口文化,为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孕育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厚土。在文旅部和省文旅厅的关心扶持下,泰山皮影并在北京前门大街设立展示中心;“肥城市依托聂氏铜器铸造技艺等项目,开展非遗对外交流”、“宁阳蟋蟀世界杯”两项非遗工作获评2020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新泰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徐家拳,省级传承人徐勤启获评2020山东非遗年度人物;泰安市“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务院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肥城桃木雕刻、新泰孟氏正骨、泰山玉习俗、宁阳斗蟋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新泰羊流镇成功入选第三批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大力推动实施泰山文化“走出去”战略,组织泰安非遗项目积极参加国内外展示交流活动,泰山皮影等非遗项目随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美国,进一步提升了泰山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20年10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副省长凌文,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来泰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泰山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涛,副市长成丽陪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对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情况,泰山生态文化保护和智慧泰山建设情况及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给予肯定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下一步,将严格执行《泰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严格各级非遗资金管理使用,规范评审程序,不断提升泰安非遗保护传承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推进非遗资源挖掘整理,健全完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对濒危项目开展抢救性保护和影像记录,推进非遗设施建设,依托政府主体,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推进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非遗展示中心等非遗场馆建设,为非遗展示、演出、培训、研究和交流提供更多载体和平台;积极推进非遗交流传播,推进非遗进校园,展示特色非遗文化,培育壮大传承队伍,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月开展展示宣传活动,增强非遗社会认同;积极策划组织优秀非遗项目参加全国及地区性非遗博览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扩大泰山文化影响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