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关于“规划设计打造岱庙至泰山红门历史文化街区步行街、延伸拓展丰富泰安旅游资源”的建议》的答复(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号)
发布时间:2022-09-14
浏览次数:1
来源:本站原创

邱延平、贾彦芳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规划设计打造岱庙至泰山红门历史文化街区步行街、延伸拓展丰富泰安旅游资源”的建议》收悉,我们结合部门职能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泰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门类多,拥有泰山、齐长城和大运河3处世界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2422处。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规划文物保护,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促进城市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

一、政策引领,科学规划。一是印发《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泰安市委办公室、泰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二是编制《泰安岱庙保护规划(2016-2030)》,统筹规划岱庙文物保护与周边环境风貌协调。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

二、夯实基础,严格审批。一是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对沿线的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建档,依据其价值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标志碑、落实看护员、明确管理和使用单位。二是加强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对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岱庙文化广场、红门游客中心、泰山大酒店改造、泰师附校虎山路校区等建设项目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编制文物影响评估报告,促进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和谐发展。

三是谋划重点,加强保护。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文物保护资金5000余万元,对历史文化街区沿线上岱庙、萃英中学建筑群、泰山古建群—王母池、关帝庙等文物实施修缮、防雷、安防、消防和环境整治工程十余项。文物本体得到保护,文物周边环境得到改善,提升了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力度,不断提升岱庙至泰山红门历史文化街区沿线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挖掘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泰安旅游资源,展示泰安历史文化风貌,努力做好“文物+旅游”的融合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