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丁一川等十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黄河战略下品牌引领打造“泰山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推动泰安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提出的“全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加快建设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部署要求,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泰安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高效推进示范区建设。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总牵头,发挥综合协调作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专人成立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采取专班推进、集中办公的方式,推进示范区建设。将示范区建设任务目标列入到市对县市区、功能区意识工作考核内容,建立月调度、季督导、年底总评考核的督导调度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明确总体目标。泰山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国泰民安文化理念,成为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普遍价值追求,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意志,促进国家繁荣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弘扬泰山文化精神价值,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对泰安发展意义重大。经过前期研究论证,确定了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泰山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大进展,泰山文化在国内外影响力明显提升。以泰山文化为主体,积极融入黄河文化、大汶口文化、红色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和圣文化、复圣文化、商圣文化、水浒文化、汶阳田农耕文化等优秀文化元素,在新时代价值研究、重点项目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涵育时代新人、文化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重要成果和明显成效,推动泰安在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上走在全省前列,推动泰山文化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三、把握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把牢正确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立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挖掘弘扬泰山文化时代内涵,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厚的精神滋养。二是推动创新突破。聚焦文化“两创”,加强思维、理念、工作手段创新,赋予泰山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推动泰山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理念相协调。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主体积极作用,强化各级各部门相关单位协同配合,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推动形成有利于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四是坚持结果导向。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远期目标,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具体举措,加强调度指导,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协调解决,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深化泰山文化研究。一是成立泰山文化研究会。以泰山文化研究会为泰山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深入挖掘、研究、凝练、拓展泰山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增强泰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泰山文化研究会已吸纳对泰山文化研究有热情、有影响的各界会员201名。二是高层次选聘专家学者。夯实泰山文化研究智力支撑,已确定3名文化学者担任泰山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分别是: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齐鲁文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志民先生;中华美学学会顾问、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杨辛先生。三是组建特聘专家智库。初步确定智库专家13名,首席特聘智库专家由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先生担任。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为做好泰山文化研究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撑。在体制机制上,以泰山文化研究会为载体平台,设立了泰山文献研究、泰山文物与考古、泰山文学艺术、泰山石刻研究、泰山文化与新时代发展、泰山宗教文化研究、泰山自然遗产研究、泰山民俗文化研究等8个专业委员会,围绕泰山文献古籍、石刻、书法、音乐、文学游记、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考古发掘,以及泰山文化内涵和新时代价值等,筛选一批研究课题积极研究并对上申报。泰安市政府与山东大学将签署校地合作协议,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是合作内容之一。四是强化运用现代科技进行阐释和应用。与泰安数字文化企业座谈、调研,与时俱进推动运用现代科技阐释和应用泰山文化,让游客在虚拟空间体验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研究制定行动路径。经泰安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制定了《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2年),以两办文件形式进行了印发,明确了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2022年目标任务,以及泰山博物院、大汶口遗址考古保护、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泰山秀城、泰山论坛、泰山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齐长城(泰安段)保护工程、泰山文化传承文献和文艺创作等今年重点推进的十大示范工程。同时,起草《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2—2025年)初稿,报省委宣传部审议,初步形成近期计划和远期计划相互结合推进的工作态势。
六、编制示范区总体规划。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泰山文化保护传承总体规划(2019—2035年)》的基础上完善提升,编制《泰山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已征求泰山文化、规划编制、文旅产业等领域专家的意见建议。6月15日召开示范区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汇报会,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文旅所所长周建明同志简要汇报了前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本次规划的总体思路,重点阐述了本次规划对泰山文化的再认知、泰山文化新时代价值诠释以及未来引领方向。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泰山文化研究。泰山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用好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泰山文化研究院、泰山石刻研究院、泰山大汶口文化研究院等研究交流基地,深化与北京大学、中国孔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专家学者集中攻关研究。通过系统开展泰山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内涵价值等基础性研究,加强泰山文化基础研究;通过研究泰山文化新时代价值,明确泰山文化新定位,挖掘泰山文化新时代价值内涵;通过《中华泰山文库》、《泰山编年通史》、《天下泰山》等一系列泰山文化重点文献编辑出版,以及城市书房建设,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通过深入挖掘泰山文化精髓,系统阐述泰山文化时代价值,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形成独具特色的泰山文化内涵推动泰山成为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之山。
二是加快推进示范工程。强化重点项目对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按照到月的形象进度,加强督导调度,确保各示范工程有序推进。以泰山文物保护利用、泰山博物院建设、大汶口遗址考古保护、齐长城(泰安段)保护修复为重点,综合运用现代手段,推进科技化保护、数字化呈现、多形态展示、大众化传播,打造形成一批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典范。以以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泰山秀城等文旅项目为依托,做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开展泰山文化体验游等为发力点,深化文旅融合,大力培育文旅新业态,激发文旅新活力,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以打造“泰山论坛”高端学术研讨品牌、打响“文化泰安”建设品牌、拓宽泰山文化传播渠道、加强泰山文艺精品创作、提升创意制作水平为支撑点,用好泰山国际登山节等重大活动节庆,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宣传载体作用,讲好“泰山故事”,推动泰山文化走向世界。通过“策划储备一批、建设培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不同类型、不同业态、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重点项目,形成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梯次推进的格局。
三是积极开展与山东大学的交流合作。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已列入市政府与山东大学的战略合作事项。示范区创建过程中,将借助山东大学学科和专业力量,为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邀请山东大学专家、教授对《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022年,在推进建设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示范工程项目过程中,邀请山东大学专家、教授为大汶口遗址考古保护项目、泰山博物院、泰山论坛、齐长城(泰安段)等项目提供指导帮助。
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既是省委赋予我市的重大任务,也是泰安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机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为引领,以新时代泰山文化价值的挖掘和阐释为基本内容,以示范性、标识性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强泰山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探索一条由点及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之路,着力打造国家文化新标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再次感谢您们对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热忱欢迎您们继续关注我市经济与文化工作,为我们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