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加大全市旅游营销力度 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提案》的答复(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62号)
发布时间:2022-09-05
浏览次数:1
来源:本站原创

尊敬的薛文明、苌晶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全市旅游营销力度 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应对旅游业发展新态势和疫情常态化防控新情况,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以全新的营销推广理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目标市场,按下工作快进键,跑出工作加速度,构建工作新格局,全力推动文旅融合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泰山景区改造老景点、培育新亮点,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旅游品牌综合宣传营销,持续打造泰山金字招牌;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方针,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培树泰安旅游主题形象深入人心。自2008年始,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广泛征集、专家研审等方式确定我市对境外、境内宣传口号分别为“中华泰山 东方圣山”“中华泰山 天下泰安”,并确定统一的旅游logo,一直沿用至今。泰安旅游logo现已被市主要领导确定为全市对外宣传logo,目前正在修改中。通过印制更新发放旅游地图、制作不同版本泰安旅游形象宣传片,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宣传推广。

为解决泰山“留不住人”的难题,早在2008年,市文化和旅游局便创新性提出“龙之旅”泰安全域旅游大格局概念,即以泰山为龙头、县市区为龙爪、龙身、龙尾,有效延伸了旅游消费链条,游客在泰停留时间明显延长。事实证明,此举与近几年文化和旅游部提出的全域旅游概念如出一辙,但我市提出的时间要早得多。

二、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拓展旅游市场新领域。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参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联合推介 捆绑营销”,在CCTV-1/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播出前播出泰安旅游品牌形象广告。泰山景区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发布“国家文化记忆和传承”电视项目世界遗产宣传纪录片《脉动泰山》《锦绣中国 壮美泰山》《看今日中国 日出东方》等纪录片,在央视开展《直播黄河泰山篇》《坐着高铁看中国 泰安篇》等直播、录播。脸书、推特等境外媒体刊发泰山云海、日出、日晕等奇观美景和《100种生活之泰山挑山工》等文化现象,阅读量过亿次。泰山连续三次蝉联全国欢乐指数自然景观类榜首,被《人民日报》公布为我国十大名山之首。今年,省重点文化宣传项目大型纪录片《大哉泰山》拍摄进程过半,并将在党的二十大期间与观众见面。市文旅局动员组织我市文旅企业,积极参与2022年全省“联合推介 捆绑营销”意向调查,利用腾讯、百度、新浪、抖音、快手等各大网络平台以及山东卫视、凤凰卫视等有关平台,做好旅游推广工作。参加2021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云展厅、青海西宁“跨越山海·为‘宁’而来”、 河南郑州“好客山东·‘豫’见美好生活2021好客山东共享美好生活旅游推介会、海峡两岸“美丽中华·黄河之旅”、第31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山东广播电视台沙滩啤酒城融媒体直播活动、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五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等大型推广活动,加强了我市与客源市场的良好沟通交流。开展“精彩冬奥会  齐鲁冰雪游”、“山东,2022追光记”、好客山东云游过年等营销系列活动。推进红色旅游、自驾游宣传推广模式。组织我市旅游企业与聊城媒体联盟深度合作,探索建立区域旅游资源共享机制。借助中国旅游日和“山东人游山东”、“游品荟”等活动推出发布景区优惠、“济泰同城 畅游泰山”优惠年卡、“省会经济圈”优惠年卡、对先进群体实施旅游奖励、公益文化惠民活动、大学生专属线路产品、徒步游产品、一年四季不同主题产品,借助省市级营销平台进行宣传推广。2022年6月12日,泰山景区在红门游客中心广场举行“游大美泰山 促旅游复苏”活动启动仪式,分别与12家文旅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文旅惠民产品。

三、讲好写好“泰山故事”和“泰安故事“,提升泰山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市文旅局重点创作了山东梆子大型现代戏《徂徕儿女》和新编木偶戏山东梆子《墙头记》,3件美术作品入选中国水彩名家学术邀请展,3项舞台文艺作品荣获第十二届“泰山文艺奖”。泰山景区完成《泰山“挑山工”》《挑山者》《我的青春在哪里》《走近泰山挑山工》等电影拍摄,电影《挑山》杀青。推进泰山文献图书的编辑出版,实施《中华泰山文库》大型文化工程,采用典籍志书、学术著述、外文著述、口述影像等多个门类记述泰山文化,集泰山文化之大成,是世人了解泰山的重要窗口。目前已出版古籍及现代学术著作近30部。实施《泰山志》编纂工程,按照“横分门类,纵述史实”的架构,详细记述了泰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历史沿革与变迁、泰山特有的封禅与祭祀文化、泰山民俗等内容,为进一步挖掘弘扬泰山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完成《泰山故事》系列丛书编辑出版,《泰山编年通史》列入国家“十四五”出版规划。

四、文旅宣传工作做紧做实。2021年,累计发布有关泰安文旅的新闻报道已超过6000条次,其中,线下,在央视《新闻联播》《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等国家级媒体,《山东新闻联播》《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省级媒体,累计刊发报道200多条;在《泰安日报》头版刊发稿件19条、刊发专版42个,《泰山晚报》刊发专版59个;电视台《泰安新闻》播发报道86条,《文旅泰安》栏目播发149期。线上,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学习强国、文旅中国、趣游山东、大众日报客户端、齐鲁壹点、大众网、泰安之声、最泰安等各级新媒体发布泰安文旅宣传报道5000余条次。

五、推出智慧旅游智能讲解服务。为加大泰山文化的传播,泰山景区在官方微信上设置了智慧导览系统,通过扫描景区内每个景点的二维码,可以免费收听景点语音介绍,促进了泰山文化的传播。此外,泰山景区与百度地图合作,推出小度AI导游、一键智能游等服务,全力为用户打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在游览景区前,打开百度地图APP,在“泰山一键智能游”页面可开启“泰山AR沙盘体验”。可加载出基于真实场景的泰山3D实景沙盘,通过3D虚拟360度欣赏泰山全景模型。3D实景沙盘还清晰展示各条游览泰山的经典线路以及沿途景点,点击景点可获取详情信息,通过真实生动的场景了解泰山各线路、景点信息。在游览过程中,也可以使用百度地图开启AR扫一扫,通过扫一扫可以对景点有更详细的了解。例如泰山石刻最密集的景点大观峰石刻群,作为不可错过的“打卡地点”,许多游客除了对宏伟的石刻群叹为观止,对其背后的含义与历史并不了解。而使用百度地图AR扫描石刻就能获取语音导游的详细讲解,同时走动或转动手机便可与石刻进行真实生动的虚拟现实交互,实现“所见即所得”。“这种游览方式弥补了原有电子导游‘不知所指’的缺陷。而效果精美、功能实用的‘AR智能导览景区’产品也向用户输出了科技与文化完美融合的游览体验,让游客在更加了解景点信息的同时,能获得更有价值的智能化游览体验,深度感受泰山所承载的珍贵历史和中华民族文化。

六、提升岱庙旅游吸引力。 深入挖掘和研究岱庙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展示,不断提升岱庙文化服务效能。从宣传、教育、科普等方面着手,不断调整展陈定位,完善展陈格局,丰富创新文物展览形式,推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精品陈列展览,从不同视角诠释“博物馆的力量”,通过形式多样的展览让观众了解岱庙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积极与国内一流博物馆建立链接,加强馆际交流,让岱庙文物走进其他地区的博物馆,其他博物馆的文物走进岱庙,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各类文明与文化发生连接,为广大游客提供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将传统文化与新的创意元素相融合,高质量、高标准策划泰山东岳庙会系列文化展示活动;以元宵、端午、中秋、重阳、国庆等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推出符合现代审美与价值观的节庆活动,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展现浓厚的泰山文脉以及本土文化的力量。

七、挖掘开展群众民俗活动。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以挖掘、弘扬、展示、传承泰山文化为核心,让游客充分体验泰山民俗风情、乡土文化,多年来持续举办泰山东岳庙会、“平安吉祥新春游 国泰民安过大年”新春祈福等民俗活动,深入挖掘泰安、泰山的文化内涵,旨在丰富游客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打造“民俗泰安,购物泰安,美食泰安;文化泰山,吉祥泰山,祈福泰山”旅游形象,营造欢快祥和的氛围,连续举办三十五届“泰山国际登山节”主题活动,涵盖经贸合作、文旅、科技、体育等领域,进一步提高泰安、泰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全市文化经济发展。同时,与泰安市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泰山关帝庙古戏楼文艺表演,为泰山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内涵。关帝庙戏楼文艺表演已经成为常态,经常为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丰富的文艺大餐,用艺术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得到业界内外一致好评。

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加强宣传推介、抓好主体培育,推进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健全完善旅游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中国美丽田园1个,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山东美丽休闲乡村4个,齐鲁美丽田园6个,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村)13个,山东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庄)11个,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实现途径和生动写照。

下一步,泰山景区将与美团等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深化合作,策划推出“观星赏月”研学产品、“大热荒野”露营基地、爱鸟护鸟行动等系列旅游产品,促进文旅消费回暖;市农业农村局将修订制定一批乡村休闲旅游技术规程和服务标准,加强人才培训,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市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探索推进“省会经济圈城市”一体化推广机制,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精准营销,整合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利用好泰山国际登山节等节庆活动平台,持续加大全市旅游营销力度,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良好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