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围绕“双城”经济圈,打造省城旅游度假“后花园”的提案》的答复(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38号)
发布时间:2022-09-05
浏览次数:1
来源:本站原创

民盟泰安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围绕“双城”经济圈,打造省城旅游度假“后花园”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思路提出以来,全市紧紧围绕“打造泰山文化发展新高地、泰安文旅融合升级版”奋斗目标,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按照大泰山、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一体化、特色化、精品化要求,坚持泰城引领、区县联动、全域发展,进一步加快形成“双城”一小时经济圈,为济泰一体化发展和双城经济圈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突出资源优势,构建文旅经济发展大格局

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是省内成型最早也是最为著名的“山-水-圣人”线的核心吸引物,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也是国内、国际著名的旅游资源。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足以辐射和支撑泰安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泰安顶级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旅游业态也能满足济南游客的旅游和休闲度假需求。通过文化传承、产品打造、宣传营销等方式,积极构建全国文化旅游发展新高地。

1、提升泰山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泰山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贯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泰安市文化和旅游业品牌化、精细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泰安市委常委会两次专题研究部署泰山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确定了2022年重点推进的泰山博物院、泰山新闻出版小镇等十大示范项目。通过示范区建设,多渠道、系统性传承泰山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泰山文化在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泰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提高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加强线上线下文化旅游交流,打响“中华泰山 国泰民安”文旅品牌。在CCTV-1/新闻频道投放播出10秒泰安旅游品牌形象广告。利用“慧游泰山”小程序、公众号发布最新文旅动态、资讯信息,提升文化旅游传播效率。平台实时更新泰安文旅相关软文550篇,阅读量累计17.5万余次。最新资讯板块已发布583篇泰安最新旅游资讯信息。泰安视界板块已发布55组泰安风景摄影作品共计500余幅。实现了旅游资讯、宣传的广覆盖。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点亮群众美好生活。举办第30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分会场活动,销售图书4.5万余册,销售额130余万元。举办2020山东省会经济圈文旅协作暨第四届中国(泰山)全域旅游采购商云端峰会。举办“国庆吃面 国泰民安”新民俗倡议活动,央视《新闻联播》对活动进行了报道。承办了“河和之契:2021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组织开展了“第六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2022“泰安人游泰安”、2022年“中国旅游日”泰安主题活动等一系列宣传主题活动。

3、推进景城一体特色化发展。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始终坚持“依山而建、山城一体”的理念,城市布局、功能、风貌与泰山和谐统一,共融发展。以“中华泰山 国泰民安”为核心的旅游形象和品牌,逐渐向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延伸,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旅游品牌体系。“中华泰山 国泰民安”“登泰山 保平安”等品牌,在国内外产生了极高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依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盛典——泰山国际登山节,开展了泰山东岳庙会、泰山国际马拉松等国际化的文旅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泰安、泰山的国际知名度和旅游影响力。今年4月份,山东省委外办、泰安市政府与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圣米歇尔山市政府召开视频会议,商定泰山与圣米歇尔山签署结好协议具体事宜和两市合作计划,实现了世界名山之间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为泰安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突出产业优势,搭建文旅经济发展大舞台

1、推出“济泰同城 畅游泰山”优惠年卡。2020年9月,泰山景区推出“济泰同城 畅游泰山”优惠年卡,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济泰两市农行网点积极推广,让济南市民享受与泰安市民同等的100元/人办理游览年卡的优惠政策。2021年12月,又将办理范围扩大至省会经济圈7地市,让更多的游客享受这一优惠红利。

2、提升旅游景区的招徕力。进一步发挥A级旅游景区在旅游消费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各景区现有旅游年卡的基础上,本着“让利与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鼓励景区进一步扩大年卡覆盖范围,丰富办卡方式,最大限度增加客源输入,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为各景区“报团取暖”和下一步复苏发展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全市已有包括泰山景区、太阳部落景区、新甫山景区等在内的13家景区推出游览年卡或终身卡政策,且多数办卡价格低于100元/人,已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客源招徕力和吸引力。指导泰山景区等6家国有景区实施景区门票降价政策,进一步扩大文旅惠民和共建共享的覆盖面。

3、强化政府引导的针对性。围绕旅游消费休闲化、本地化的趋势,从供给侧改革和释放消费需求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本地和周边市场客源。一方面,充分发挥“慧游泰山”平台功能,将全市及周边城市99家景区景点、170家本地特色美食、151家酒店及民宿、91家旅行社信息以及7路景点直播信息等纳入平台,为游客的出行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实现了一部手机游泰安。另一方面,采取财政直补消费者、商家优惠折扣和社会支持等方式,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和旅游惠民季活动。2021年,我市第5届惠民消费季组织了八大主题活动,326项子活动,共计发放消费券195万元,活动涵盖了文化旅游、图书报刊、影视音像、数字文化、文创衍生、文化娱乐等多个产品门类和服务范围,有效满足了游客的文旅消费需求。通过精心组织高频化、日常化和线上线下的旅游宣传和消费活动,有效平抑了我市旅游市场的淡、旺季波动,构建起了更加合理和更加具有活力的文游经济发展体系。

三、强化保护利用,挖掘文旅经济发展新亮点

1、推动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在夯实保护基础和完善利用体系的基础上,加大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岱岳区大汶口镇依托厚重的文物资源(国保大汶口遗址、大汶口古石桥,省保山西会馆、山西街村建筑群),立足于滨河石头古村落的乡村肌理,按照“农业为基础,文化旅游为先导,休闲体验为核心,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的经营模式,塑造北方特有的石头古镇,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城镇发展与运营的中国典范乡村。肥城市五埠伙大门景区以五埠古民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依托,按照规划确定的“一点、两镇、三区、四基地”的建设目标,重点打造了五韵山庄、五亩荷塘、民俗博物馆、伙大门老街体验区、农耕乐园体验区、精品民宿院落等景观景点,集民俗体验、养生度假、文化创意、农业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项目。

2、提升文化和旅游商品供给能力。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遗资源优势,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品牌为核心,以产业化为目标,不断创新研发机制,我市文化和旅游商品开发取得新突破,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一是创新开展泰安十大伴手礼评选活动。通过活动评出泰安“十大伴手礼”及提名奖各十件(系),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泰安日报网络直播平台访问量达到26.5万多人次。学习强国、中国旅游报、大众网等十余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平台和政务新媒体平台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和转载。二是推进“山东手造·礼遇泰安”工程。印发《泰安市“山东手造·礼遇泰安”推进工程实施方案》,调动各县市区功能区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势提升我市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发水平。推动旅游商品进驻红门游客中心,对接中国石化山东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探讨旅游商品进驻易捷超市工作。三是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带动商品产业发展。泰安市泰山民俗博物馆、豆腐文化博物馆以酒店为依托实现特色发展,将非遗展示与美食品尝相结合,既满足了参观需要,又带动了餐饮发展;肥城桃文化博物馆、山东金彩山鲁酒文化博物馆作为企业的对外展示窗口,通过展示、销售相关文化和旅游商品,起到了反哺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泰安市泰山乡村文化博物馆、泰山古村乡愁博物馆收藏有各类生产生活用具、民间艺术品、文书资料,充分展示当地乡村文化风貌,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发展。

四、注重品质提升,打造文旅经济发展新动能

1、提升旅游景区串联能力。制定行走大运河、祈福泰山泰安游等24条个性定制路线并进行发布。全市开通旅游巴士和7条旅游公交专线,实现了火车站至桃花源索道,高铁站至天外村天地广场、生态停车场、红门、宝泰隆旅游度假区,红门至太阳部落的公交串联。东平湖环湖路、徂徕山环山路等旅游公路全线通车,加快形成外通内达、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同时,紧抓建设沿大汶河-东平湖风光带的重大机遇,积极整合沿线的岱岳区、东平县以及徂汶景区内相关景区等资源,形成以交通为纽带,以精品景区为亮点,以配套设施为支撑,点线结合的旅游线路产品,实现由“点上开花”向“串珠成链”转变,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2、提高旅游景区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全市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完善配套设施,促进全市旅游景区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我市开展了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此次攻坚行动以景区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为重点,以暗访检查和复核验收为手段,利用2个月时间对全市范围内的A级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改和提升,佩戴工牌上岗、游客服务“首问负责制”、标识系统完善和服务能力提升等能立即整改的做到了立行立改,部分景区游客中心、厕所、停车场新建、改建等长期工作也在积极规划推进中,呈现出良好势头,为下一步全市旅游景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乡村旅游方面,建设了泰山九女峰旅游度假区等一批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道朗镇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东西门村、里峪村、五埠村被命名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故乡的云”“八楼氧心谷”2家民宿获评为省首批五星级旅游民宿。研学旅游方面,策划推出“中华泰山成人礼”、对话泰山“挑山工”、国学之道研学之旅等一批研学产品,中华泰山成人礼被团中央列为“中华成人仪式主题活动”内容。太阳部落“史前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启动运营,康养旅游方面,岱岳区获评。批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碧霞湖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徂汶景区成功创建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试点区;泰山温泉城被评为首批山东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体育旅游方面,做大做强泰山国际登山比赛、泰山国际马拉松、环泰山T60徒步走等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工业旅游方面,泰山啤酒工业园、金彩山酒业、蒙牛泰安乳业、鲁普耐特集团成功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夜间旅游方面,“泰山秀城·老街”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梦泰山夜肆文旅街”“泰山云集文化商业街”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4、完善智慧文旅服务体系。启动建设了“慧游泰山”智慧文旅平台,形成了“文旅大数据中心,智慧管理、服务、营销平台,加多个场景应用”的“1+3+N”智慧文旅综合服务体系。平台在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和手机官网四个应用上线 30 个功能模块,提供门票、美食、智慧停车、酒店民宿、景区导览、自助游推荐、一键救援、最新资讯、找厕所、非遗、博物馆等各类文旅行业及相关服务功能,全面覆盖游客游前、游中、游后的全过程,满足游客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有效解决了游客出行前景区选择、行程制定、时间安排、便捷游玩等方面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的旅游服务效率和对外形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