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力度的建议》的答复(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29号)
发布时间:2023-09-12
浏览次数:1
来源:本站原创

尊敬的夏照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力度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泰安市首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安排部署,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系统思维,抢抓全省文化片区建设历史机遇,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牢固树立“大文旅、大项目、大产业、大目标”意识,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泰山文化发展新高地和泰安文旅融合升级版。

一、丰富大众旅游体验。我市坚持“策划招商一批、建设推进一批、巩固提升一批”,建成推出一批文化旅游精品项目。一是培育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泰山九女峰乡村旅游度假区,培育了“九女峰书房”“花田北张”等网红打卡地,创造了“乡村文旅+田园康养+667”的乡村振兴模式。主动适应文旅消费升级新需求,与时俱进推出更多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旅游线路和项目,积极发展乡村游、研学游、旅游演艺、精品民宿等新产品,打造一批吸引人、留住人的“网红打卡地”。大力实施“文旅+”,形成“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工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新局面。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道朗镇)、重点村4个。岱岳区入选全省十大文旅康养强县。泰山区、岱岳区、东平县分别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泰山九女峰被评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2个旅游民宿集聚区获评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培育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5个。3月26日,在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泰安市荣获2项省级荣誉称号,其中,岱岳区入选2022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东平县成功创建第四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二是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建立文化活动周预告、月展播制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先后举办“春暖泰安 花开天颐”2022泰安人游泰安暨第六届泰山天颐湖郁金香文化节、2022年“中国旅游日”泰安主题活动启动仪式、2023泰山大剧院青年艺术季、“四季村晚”启动仪式暨肥城市春季“村晚”文艺展演等各类活动,推出云游泰山、畅游泰安府、唐乡寻宝、云游四季东平湖等主题活动、惠民措施、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积极拓展“本地游、周边游”市场,增强旅游市场活力,助力旅游市场恢复。三是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发展。突出发挥重点项目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科学策划储备一批、建设培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不同类型、不同业态、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重点项目,形成泰山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梯次推进的格局。确定泰山博物院、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泰山论坛、泰山石敢当文化园、泰山秀城、泰山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齐长城(泰安段)保护工程、山东柴汶河文化城、大运河非遗传习中心为重点推进项目,策划推动泰山玉·国礼城、红动泰安·徂徕山红色片区建设。

二、利用数字进行文旅营销。我市泰山文旅集团设立了泰山智慧文旅科技集团,致力于发展智慧文旅。该集团目前正在打造“元泰山”数字赋能整合平台,创建集团化、标准化、现代化文旅企业管理平台,该平台融合“慧游泰山”一体化运作。通过“共建共享”,发挥“大平台”经济效应,借助“互联网+文旅”模式,快速整合优势资源,借此对内融合全域文旅企业、对外拓展营销渠道、创新产品、数据赋能。线上通过元泰山国际旅行社,一手抓达人推广矩阵,一手抓文旅商家抖店运营,借助公域流量常态化营销推广,以游客行前种草方式将公域流量平台的流量引流到泰安。线下由文旅集团旗下泰山中国国际旅行社、天马国际旅行社等社会各界旅行社整合全域4A级以上景区,打造五岳游、黄河泰山游等精品特色旅游路线着力讲好“泰山故事”“红色故事”。新泰市山东青云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以数字科技赋能非遗、文创产品,开辟多元研学新体验,把园区升级为集非遗传承展示与科学技术普及为一体的百姓文化赋能平台。通过数字化管理技术高效管控园区产业市场运行,利用线上直播与电商平台创新开展非遗、文创产品营销工作,大力推进“市场+文化”建设,打造山东文创产业新高地。

三、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着力发展夜间特色街区,泰安老街、泰山云集、三里屯文商旅综合体、吾悦广场、盘古天地、泰山秀城等夜间文旅项目相继投入运营,成为新的夜间文旅消费“网红打卡地”。“泰山秀城·老街”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梦泰山夜肆文旅街”“泰山云集文化商业街”入选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吾悦广场•欢喜街”入选第二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出方特夜场等演出活动,丰富游客夜间消费内容,推动消费升级,激发消费潜力。新升级打造的东平大宋不夜城火热出圈,上半年接待游客187.6万人次,《大美中国》、《正点财经》、《中国新闻》等央级媒体报道十余次,成功引爆短视频及各大网络平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