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靳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文旅融合 助推强市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泰安文化和旅游的关心。经认真研究,并综合会办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文化旅游是泰安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泰安市一直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持续把文旅融合作为泰安六大任务之一强力推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安排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观念,全力做优文化旅游特色名片产业。泰安市被新评为“中国最具文旅投资价值城市”和“2023 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
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一)加快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成立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双主任的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和泰山文化传承发展推进委员会;制定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同志的批示肯定,被树为全省文化片区建设工作的标杆。二是强化示范项目支撑。实施泰山博物院、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泰山论坛、泰山秀城、泰山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齐长城(泰安段)保护工程、泰山文化传承文献、文艺创作等10大示范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力推进。三是强化泰山文化研究阐释。成立泰山文化研究会、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聘请知名学者建立专家智库。加强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孔子学院等院校的合作。深度挖掘阐释泰山文化“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新时代价值内涵,出版发行《泰山编年通史》《中华泰山文库》《天下泰山》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设立“岱宗文艺奖”,激励艺术家以各种形式弘扬泰山文化,讴歌泰安发展。组织开展《山东文化廊道故事丛书》(泰山卷、泰安卷)编写工作。开展“泰山文化进校园”活动,普及推广泰山文化,总阅读量超过120万人。组建泰山文化宣讲团,遴选优秀导游、高校教师等加入宣传宣讲。举办全国古陶文研讨会。四是强化文化交流互鉴。举办“泰山论坛·深入学习贯彻‘两个确立’理论研讨会”,省委、求是杂志社主要负责同志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加强与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重点网络媒体、商业平台等深度合作,广泛宣传推介泰山文化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品牌,发布《脉动泰山》《锦绣中国 壮美泰山》等纪录片,配合央视开展《直播黄河泰山篇》《坐着高铁看中国·泰安篇》等直播录播。
(二)坚持规划引领。围绕文旅发展新形势,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泰安市文旅融合产业规划》,确定五年行动计划,明确规划实现路径、实施步骤、重点工程等内容,引领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先后召开11次座谈会和汇报会,期间做了协调对接、意见反馈、配合调研和材料提供等大量工作。6月14日,召开了由杨书记、李市长等市领导及各相关部门单位参加的规划汇报会,市领导对规划汇报稿给予肯定。
(三)高规格举办文化旅游发展大会。6月19日—21日,高规格召开2023泰安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吹响“二次创业、再创辉煌”号角,提出坚持“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十六字方针,推动“大力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城市流量向发展增量、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四个转变,做好“泰山和全域、硬件和软件、文旅各要素、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发展与安全”五个统筹,着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促进泰安文旅再现新辉煌,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和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奠定坚实基础,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同时,出台《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围绕产业质量提升、文旅市场开拓、文旅市场消费3大领域,推出10条“真金白银”奖补政策,比如,对新评定的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A级旅行社最高奖励200万元。
(四)构建文化旅游融合新空间。泰山九女峰乡村旅游度假区,培育了“九女峰书房”“花田北张”等网红打卡地,创造了“乡村文旅+田园康养+667”的乡村振兴模式。泰山区先后在A级景区、游客中心、街区、泰山书房等场所打造了十一所涵盖书房、水吧、文创产品和旅游咨询的新型综合旅游驿站,改进传统旅游咨询方式,促使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创新性发展出“书房+旅游”模式,促进文旅融合。与景区景点规划和旅游服务站点建设相结合,建设“书房+茶吧”“书房+休闲屋”等景点服务书房,推动了公共服务进旅游景区,构建文化旅游融合新空间,为游客提供集购物与休闲于一体的舒适环境。
(五)推进文旅资源“串珠成链”。依托泰山这个最大IP,做好“泰山+”“串珠成链”文章,按照“总体策划、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原则,通过互联网手段、利益链接机制等综合措施,逐步整合优质文旅要素,端午节推出了“发现不一样的泰安”泰山+惠游套票,设计10条线路先行先试,1个月时间售出套票3466张,据初步测算,通过套票售出,泰山景区带动18家热点景区实现游客引流11969人次,新增4200个住宿接待人天数。
(六)优化提升文旅环境。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旅游环境优化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泰山景区、交通出行、公共秩序、市场秩序、餐饮住宿、旅游服务、休闲农业等7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升,每个方面都由一名分工市领导牵头挂帅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全市旅游发展环境。
三、坚持项目带动,文旅融合实现新跨跃
(一)建立联动机制,强推项目建设。实施全市重点文旅项目攻坚行动,确定18个重点文旅项目,由市委书记、市长等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领导挂帅包保,市委旅游工作委员会部分成员单位为市直包保部门,项目所在的县市区、功能区相关负责同志为县级包保责任人,构建起“市领导-市直部门-县市区(功能区)-项目建设单位”四级联动高效项目推进体系,明确任务目标和形象进度,整合资源强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实。
(二)典型示范引领,推动集聚发展。培育东平县“水浒之旅·水韵东平”精品旅游产业集群新入选第五批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全市精品旅游产业集群总数达到3个,位列全省第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精品旅游产业集群总数达到4个,并列全省第一。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产业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个,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4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5个。上半年,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153亿元,占GDP比重9%,较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省第5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规上营业收入增速167.19%;出版印刷产业营收增速13.5%、利润增速138.8%、税收增速208.9%。泰山新闻出版小镇成为全国最大新闻出版产业集群、全国唯一图书类版权交易中心。
(三)突出业态融合,丰富产品供给。深挖旅游要素资源,实施“文旅+”,构建“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工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新局面。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4个,岱岳区入选全省十大文旅康养强县和2022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泰山区、岱岳区、东平县分别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夜间经济繁荣发展,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2个旅游民宿集聚区获评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九女峰乡村旅游度假区荣获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带动片区12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以泰山石为元素、泰山文化为主线的泰山石敢当文化园6月18日正式开园;新升级打造的东平大宋不夜城火热出圈,上半年接待游客187.6万人次,《中国新闻》等央级媒体报道十余次,成功引爆各大网络平台。
四、坚持数字赋能,全面强化智慧文旅应用
(一)数字与文旅融合发展。坚持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体验、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推介“四位一体”推进,探索出一条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复苏的“泰安路径”,成功入选“2022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城市”,省委改革办报道了我市数字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建设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运用数字手段展示1000余件套藏品、近300余项非遗项目,实现了展品的数字化技术再创造。泰山景区在全省旅游行业率先推出系列数字藏品,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项目完成5亿字古籍数字化整理和8千多幅古图文导入,储备1000多件可定制设计数字文创产品。元宇宙·诺贝尔城堡文旅项目在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现场签约,全息显示炫屏和沉浸式裸眼3D空间场景项目入围数字文旅成果展。为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智慧化水平,带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3月,我局以“文旅+科技”为切入点,整合全市文旅资源,建设了“慧游泰山”智慧文旅平台(后更名为“文旅泰安”政务服务平台)。平台在“爱山东”APP上线发布,提供24个功能和模块,包括热门景点、美食、便民出行、便民停车、酒店民宿、景区导览、自助游推荐、一键救援、最新资讯、找厕所、非遗、博物馆等各类文旅行业及相关展示和查询服务功能,对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文旅服务便捷化、文旅管理智能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利用数字进行文旅营销。泰山文旅集团成立以来致力于发展智慧文旅,集团目前正在打造“元泰山”数字赋能整合平台,该平台融合“慧游泰山”一体化运作,开放式合作,与全域景区、酒店民宿等旅游要素企业开展商务合作。通过“共建共享”,发挥“大平台”经济效应,借助“互联网+文旅”模式,快速整合优势资源,借此对内融合全域文旅企业、对外拓展营销渠道、创新产品、数据赋能。线上通过元泰山国际旅行社,一手抓达人推广矩阵,一手抓文旅商家抖店运营,借助公域流量常态化营销推广,以游客行前种草方式将公域流量平台的流量引流到泰安。线下由文旅集团旗下泰山中国国际旅行社、天马国际旅行社等社会各界旅行社整合全域4A级以上景区,打造五岳游、黄河泰山游等精品特色旅游路线。整合全域景区景点,做好共享经济文章,以热门景点带动冷门景点,链接神憩宾馆、东尊山庄等集团优势资源,并与优质酒店、餐饮、演艺等业态携手深度合作,搭建联票优惠服务体系,协同构建产业发展利益共同体。
五、坚持文创赋能,汇聚文旅融合“新动能”
(一)引进外地文创企业,带动提升文创水平。由市领导带队,分别于3月9日,4月10日至11日两次组织各县市区、功能区及重点文旅企业赴淄博、潍坊两地考察学习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发及文创园区(片区)建设经验,并就合作开发文创产品、打造文创片区、研学等相关业务与当地著名文创企业进行了多次洽谈。6月21日,在泰安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与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正式签约,泰山墨玉瓷文创研究院项目落地泰安秀城,合作开展文创产品开发、研学等相关业务。
(二)持续举办赛事活动,提升创新研发能力。一是举办2023泰安市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创新大赛。以“中华泰山 礼遇泰安”为主题,挖掘泰安泰山文化,提升文化旅游创意研发水平,推动我市特色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新技艺、新创意、新应用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优质,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二是持续举办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暨全国桃文化旅游商品评展活动。今年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200多家企业和个人参赛,3000多件作品参与展出和评奖。经过专家委员会的严格评选,共评出特别大奖1个,金奖10个,银奖16个,铜奖26个,优秀奖60个。
(三)组织学习观摩活动,提升行业理论水平。5月3日,组织各县市区、功能区文旅部门业务科长、全市重点旅游商品及文创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近百人参加活动。一是专家授课。邀请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王德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斌等知名专家,采取知识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以“传统工艺 现代生活”为主题,围绕旅游商品及文创产品开发进行专题辅导。二是现场观摩。组织全体参会人员赴中国(肥城)桃文化博物馆、泰安市铜金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现场观摩。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结合您的建议,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牢固树立“大文旅、大项目、大产业、大目标”意识,促进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推动我市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