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我市开展大汶河湿地旅游的建议》的答复(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37号)
发布时间:2023-09-12
浏览次数:1
来源:本站原创

民建泰安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我市开展大汶河湿地旅游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规划顶层设计。由于旅游业基本上没有生产活动,主要是直接利用自然及人文资源,所以被喻为“绿色产业”,和传统产业相比,它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冲突应为最小,湿地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本应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加控制、过度开发的旅游业正在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日益严重的破坏。我们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指导、督促沿汶河的相关县市区和功能区文旅部门,积极对接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在制定本地区的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时,进一步明确湿地资源的保护范围和旅游开发措施,在保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的前提下,有序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建立起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最佳平衡关系。

二、倡导生态旅游理念。生态旅游不仅仅是指游客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优良地区的旅游活动,而是一种恪守生态环境保护伦理的负责任的旅游方式,是一种旅游的态度和习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出文明旅游的社会大环境,最终通过提升旅游从业者和游客的素质来达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的目的。我们在全行业梳理保护资源就是发展旅游的工作理念,一方面在涉及湿地范围内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各文旅市场主体要严格遵从《湿地保护法》等各项法律规定,认真好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禁止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配合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湿地资源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旅游意识,提高遵守湿地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提升湿地公园旅游功能。在相关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对现有的湿地观光游览场所进行科学管理和功能提升,在湿地公园周边允许开发的区域,指导其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发挥湿地科普功能,通过木栈道、木平台、植被花园等的组合设计,增加场地趣味性,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向游客普及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以及功能等的科普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形成普及自然知识、提高生态道德的“开放式天然课堂”。

四、完善汶河沿岸文旅业态。加快推进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施了大汶口遗址汶河北岸区域已发掘房屋遗迹保护性设施工程、博物馆内部展陈改造提升工程、游客服务设施及园区周边环境完善提升等工程。以创建省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做好生态游的大文章。加快稻屯洼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东平湖黄河文化公园基础设施项目、东平湖·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大运河文化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腊山国家森林公园林业生态保护项目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债券项目落地。举办了“2023山东宁阳汶河文化节”系列活动,打造了汶禹景区精品观光度假一日游路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